•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和顺

转型突破启新程 和美和顺谱华章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7

“十四五”期间,和顺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苦干实干、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期间,和顺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总体概括为“135”——

1是“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统筹稳增长与提质量,县域经济韧性活力全面提升。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2024年达到106.85亿元,是“十三五”末的1.6倍,“百亿和顺”实现历史性跨越。

3是取得“三个明显变化”

产业体系逐步优化。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和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产提质增效,培育壮大小杂粮、食用菌、油料、饲草、养殖五大产业集群,2024年一产增加值达到6.54亿元,较2020年增长83%,年均增幅10%以上。二产突围增效,聚力打造煤炭、新能源及储能两条全产业链,着力培育硅钢新材料、硅砂深加工两个新增长点,2024年工业增加值完成58.8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58%,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5%。三产扩容增效,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限上企业体量较2020年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四年居全市前列。202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预计达40%,创历史最高水平,较2020年提升1.5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愈发明显。

项目建设积厚成势。始终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抢抓“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机遇,全力实施项目攻坚行动。“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项目472个,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年均增速4.7%。聚焦硅砂深加工、新能源、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重点产业,创新“政府+链主企业+园区”招商模式,成功引进玉晶光伏压延玻璃、图晟交通工具玻璃、云端之上森林康养等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全面落实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阳煤泊里500万吨现代化矿井、阳左高速和顺互通、牛郎织女文化园等项目顺利推进。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各类项目资金26亿余元,创历史新高,为项目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十四五”期间,民生支出预计达93.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较“十三五”末增加22.1亿元,同比增长30.9%。新增城镇就业1万余人次,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0万余人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5.3%,持续跑赢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5%,增速居全市前列。高考本科达线率、名校录取人数屡创新高,“学在和顺”品牌持续叫响。新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5个乡镇卫生院、工人文化宫、老年养护院等一批民生工程建成投运。公办托育机构全市率先投入使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幸福养老服务持续提质,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5是取得“五方面重大成效”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实施提档升级、雨污管网分流、海绵城市等重点城建项目,新和大街、太和路、永和路、滨河路等核心路网改造升级,23个老旧小区、26万平方米城中村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南天池村、青家寨村、阳光占、泊里等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旅游示范村;实施农村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惠及8个乡镇3.7万余人;全县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井子水库建成投用,三泉水库提级改造,清漳河、松溪河、松烟河整治成效显著,绘就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多元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全力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新改建公路里程249.8公里,通车总里程达1205公里。阳涉铁路和顺县站投入使用,彻底告别了全县不通客运火车的历史;和邢铁路开通,成为“晋煤东运”重要通道。建成9条太行一号旅游路,积极融入山西全域旅游公路网。“四好”公路全线通车,因灾受损公路全面修复,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车率均达100%,交通网络步入大提速、大升级的新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得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稳定达到80%以上,7个出境断面水水质稳定达标,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位推动“四水四定”,被水利部授予“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30.96%、稳居全市第一,华北豹种群重要栖息地保护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全省唯一。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发展的堵点卡点,接续推进50项197条改革举措,“金融帮扶·精准滴灌”稳企纾困等典型做法受到省政府表扬,“盘活+新建”城乡供水一体化融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创新打造“和力办·暖企驿站”品牌,“综合窗口”改革典型经验被《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宣传报道,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0%。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累计为68家企业提供应急周转金6.22亿元,发放助保贷金额超11.92亿元,民营企业规模增长38%,突破2500户,民营经济活力更强、韧性更足。

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重大成效。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31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3亿斤以上。有序化解地方债务,消除金融风险隐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实现“九连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五色警务”“小郭调解室”等基层治理创新模式深入人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