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4
张 华
西川,是榆社人对云簇镇的别称。在西川这片土地上,云竹湖如同大自然的恩赐,已经告诉了人们西川的天毓地秀,但在西川的其他几个村落,比如桃阳,比如东庄,比如崇串,还会告诉你西川的华美和绝别,西川的巨变和传承,西川的道义和传奇,以及那冥冥之中的巧合和延续。
我曾经向往都市生活,但最近,我的心却被城市里规则灰蒙的水泥路和无处可躲的汽车尾气摩擦生出茧来,这茧虽然已刀枪不入,但也摆脱不了作茧自缚的嫌疑。
在桃阳村,我们可以看到庄稼地里玉米长得齐人高,农家小院里黄瓜带刺,圆茄子紫得发亮,懒洋洋的南瓜随瓜蔓躺在地上……在这里,我们可以呼吸到清甜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空气,这就是我关于乡村的记忆,这记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是那一代人心底的温暖和亮色。
在我的童年里,小伙伴们喝“壶壶酒”,啃玉米秆子,还练就了一眼就能快速辨别出哪根玉米秆最甜的本领。我们上山逮鸟,下河摸虾,这些肆意的过往,在成长过程中也许会被掩藏到角落,但在生命中的某个灰暗的时刻,那个角落会被点燃,燃成熊熊大火,指引我们去追寻最真实的自己。人类的发展规律在个体身上发生的时间也许会延迟,但从不会缺席,不管是幸福还是苦难,都势不可当。
我的故乡是社城,霸气十足,一直以来,我都为故乡而自豪。但在桃阳村,我看到了遗留的华美和隔着时空的惊艳。
有关桃阳村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据《榆社古村地名录》记载,桃阳村原名杨桃,是940多年前形成的村落,因一根杨桃大梁而得名。之后,村民们感觉“桃阳”更能给乡村和百姓带来吉祥富裕,因此更名。
桃阳古村有规模较为宏大的明清楼院,现留存的主体楼院是李名扬及其后代和晋商李虎四兄弟的府邸宅院。李名扬及其后代的楼院被称为“四贞堂”,主要分布在村西头,李虎四兄弟的宅院被称为“一贞堂”,主要集中在村东头。李氏古楼院从东到西共建有东、南、西、北楼及新楼院等十几座,被村民称为“李氏一条街”。李氏家族到了后代李虎时期,买卖做得更大,在河北及榆社周边的平遥、祁县等地都有商铺,其中票号生意尤胜,其富有在当地屈指可数。桃阳村大多主体的正房都为土木砖瓦结构的二层阁楼,两侧为单层平房的二进院落。这些,都彰显着曾经的富庶与繁华。
如今,桃阳村内的建筑虽大都已经破败,但格局基本完整,在残存的门楼上,还能看到许多精致的花鸟雕刻和彩绘,为我们展示出过往晋商雄厚的财力和不俗的审美。村内民居的门额上有关“耕读”的字样居多,可见桃阳村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习俗,这些都与晋商的精明、务实不谋而合。
在20世纪40年代,当人群冲进李家大院时,所有的富贵都戛然而止。李家财主父子至死未透露财宝的埋藏地,只留下模糊的秘密和一声叹息。类似的剧情在历史中常轮番上演,而我们人类,既被造物者赋予了伟大的情怀,又在欲望和历史洪流中显得如此渺小,那么,努力生活,做该做的事,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西寻云竹,始于东庄。当我们沿着旅游公路去云竹湖,就会看到路边原生态的、随四季变化的风景。它们不急不躁,自足而美好,在这条路上,我们经过的第一个“窗口村”就是东庄村。有人说,桃阳村曾经的富庶和西川的风水有关,而在东庄村,这一观点得到了印证。
东庄村注重产业发展,村里的现代养牛园区三面环山,如同在聚宝盆中一般。在榆社,小米种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含锌量高的榆社小米,在此基础上,建在东庄村的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富硒小米,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打造出榆社河峪小米的品牌。
甲鱼生命力顽强,在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甲鱼养殖园内,负责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甲鱼的故事:有一次甲鱼养殖池坍塌,一个月后在清理甲鱼池底时,人们发现在无水且被泥土掩埋的情况下,有十几只甲鱼依然存活。人们认为,在甲鱼身上,一定有我们未知的基因密码。甲鱼滋补功效强,但它制作方法复杂,不是我们餐桌上经常见到的食物。现在,在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里,不仅实现甲鱼的分类养殖,还研发加工出甲鱼系列产品,他们将河峪小米与甲鱼炖在一起,便做成了平凡而奢华的滋补佳品。在东庄村,在这一片西川,晋商敢为人先、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了传承。
在我心中,曾不止一次将云竹湖与西湖放在一起,我认为云竹湖的山水景色毫不逊色于西湖,只是云竹湖地处太行山深处,没有杨万里与林子方,也没有白娘子与许仙罢了。西湖边的风波亭是岳飞被冤杀之地,而在云竹湖附近的崇串村也有岳飞的历史典故,传说岳飞的后代南迁而来,就居住在崇串村。现在,崇串村有岳飞广场,并建有岳飞雕像。
如今,云竹湖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向世人徐徐展开,周边的村庄也都蓄势待发。我想,中华民族能在漫长岁月中屹立长存,就是因为我们把正义、担当、责任、坚韧、信仰这些闪闪发光的力量代代相传。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既可以阅尽千帆,也可以书写壮美诗篇,是的,需要我们写就的人生一直就在前方。
这一片西川,风骨仍在,山河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