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4
王景元
1997年底,爱人随军后,单位给我分了一套带小院的三居室平房。院子中间有一棵核桃树,约两层楼高,主干粗壮得一人抱不过来,只不过当时正值冬天,整棵树光秃秃的。
第二年初春,核桃树上挂满了许多小穗儿,看着像一只只绿色的“毛毛虫”,一岁的儿子好奇,想让我们给他弄下来。我和爱人就将他抱起来,让他自己摘。
儿子刚伸手,就有一阵微风吹来,“毛毛虫”左右摇摆,把他吓得直往我们怀里钻。过了一会儿,趁着风停,他再次伸手去摘,这次逮了个正着,一只“毛毛虫”一下子被揪了下来,并被扔在了地上。这时,儿子就从我们怀里出溜到地上,用脚踩几下“毛毛虫”,再把两只小手往腰间一叉,斜着眼睛看几眼,再蹲下细看看……那股可爱劲儿,逗得我和爱人哈哈大笑。
再过一段时间,绿穗儿就落了,结出小核桃,像一个个绿色的小铃铛,挂满枝头。
一天,我下班回家,一进院子,儿子就跌跌撞撞地跑过来,跟我说要树上的“小铃铛”。
我抬起胳膊,给儿子摘下来几个。结果,他直接就塞到了嘴里,只有三四颗牙齿的小嘴被塞得满满的。本来儿子还笑嘻嘻的,觉得好玩,但使劲一咬,小脸立马变得痛苦,令人忍俊不禁。
儿子便跑回屋里向爱人告状,爱人见儿子嘴里塞满绿果,嘴角还流着绿色汁水,便心疼地将他抱起,边往外掏小核桃边责怪我:“你这个当爸爸的,真不是个好东西,看把儿子坑的……。”
看着儿子满脸的愁苦样,我赶紧拿点砂糖塞进他嘴里,让他“先苦后甜”。儿子安静下来了,我忽然发现,他嘴边绿色汁水的痕迹不容易彻底擦掉,就对爱人说:“慧,你看,像不像胡子?”
爱人仔细一瞅,实在忍不住了,和我一起捧腹大笑。儿子傻傻地看着我们,不明所以地跟着笑了起来……
盛夏之时,核桃树上长满了叶子,越往上侧枝越茂盛,枝枝杈杈你压着我、我压着你,互不相让、争先恐后地疯长着,像一把巨大的太阳伞撑在院子里,树下成为避暑的好地方。
当时,县城还没有普及有线电视,我花3000多元钱买了一台VCD,在核桃树下放一张桌子,又将电视搬出来,接个电源插座,便搭成了一个“露天放映厅”。有时,战友和同乡会来我们家小聚,大家坐在核桃树下聊天品茶看电影,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我去市里出差,带回《海尔兄弟》《黑猫警长》《西游记》《葫芦娃》等一大堆动画片给儿子看。结果,没几天就把家属院仅有的几个小朋友都吸引来了。就这样,我家的小院变成了“幼儿园”,爱人顺理成章承担起了幼儿老师的责任,有时还教孩子们背背儿歌、认几个字……
等秋天到来,核桃成熟时,我把家属院的嫂子们都叫过来收核桃。小院立刻热闹起来,大家人手一个小塑料袋,找一根不长的棍子,敲下一些核桃拿回家给孩子吃。连队的战士来了,会爬上树,用脚使劲一踩树枝,核桃就噼里啪啦地撒落一地,他会把迷彩服的几个口袋装得满满的,回到连队和战友们分享……
时间过去近30年了,我还会不时想起那棵核桃树,想起那个小小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