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0
不用再攥紧扶手、气喘吁吁爬楼梯,按下按钮就能平稳直达家门口——这是我市继续实施既有住宅自愿加装电梯,为老旧小区居民送上的民生“大礼包”。作为2025年晋中市民生实事之一,住宅自愿加装电梯工程交出亮眼答卷:全市计划加装45部,实际落实46部,目前已全部完工,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让数千居民告别“爬楼难”,收获“一梯直达”的幸福感。
自2020年启动住宅自愿加装电梯工作以来,我市始终将这项工程当作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小事”。2025年,46部新电梯精准“落户”榆次区、昔阳县、寿阳县等8个县(区、市)。从城区到县域,一部部崭新的电梯矗立在楼栋之间,轿厢里的欢声笑语,成为我市民生改善最动听的旋律。
为让好政策落地生根、惠及更多群众,我市打出“硬核举措+暖心服务”组合拳。宣传环节摒弃“硬灌输”模式,通过小区公告栏张贴细则、业主微信群分享成功案例、地方媒体专题解读等鲜活方式,把财政补贴标准、公积金提取流程等利好政策讲清楚、说明白;针对加装电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低层住户意见分歧,社区主动搭建“协商桌”,组织居民面对面沟通诉求、化解矛盾,让民生工程在共识中稳步推进。
资金压力如何减轻?我市创新构建“三级补贴+多元渠道”资金保障网:省、市级财政对每部电梯补贴10万元,县级财政补贴标准为5至10万元,“真金白银”直接减轻居民出资负担;同时明确,符合条件的业主可提取本人、配偶及子女的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此外,我市还探索“电梯广告收益反哺”模式,将电梯投入使用后的广告收入用于日常维护及补贴居民出资,形成可持续的长效保障机制。
安全是民生工程的生命线。我市还建立了全流程质量监管体系:施工前,由业主委托专业机构对住宅进行安全性检测鉴定并出具报告,再由设计单位量身定制专项加装方案;施工中,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单位强化现场管控,质监部门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竣工后,需先后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和电梯检验检测机构专项检验,合格后方可向行政审批局申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全方位守护居民乘梯安全。
申报流程方面,我市力求“减环节、少跑腿”,明确“业主协商—安全鉴定—设备采购—备案施工—验收登记”的清晰流程,让居民办事有章可循、无需来回折腾。如今,走进晋中各老旧小区,崭新的电梯格外显眼:老人们推着婴儿车、提着菜篮子轻松进出,年轻人上下班无需再为“爬楼”发愁,行动不便的居民也能自由出行,越来越多的家庭实现了“上楼下楼皆方便”的心愿。
一部电梯,连接的是楼层,温暖的是人心。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住宅自愿加装电梯的政策支持与服务流程,稳步推进相关工作,让更多老旧小区插上“便捷翅膀”,让“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惠及更多市民。
记者 范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