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我市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交流座谈会召开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增强市校协同发展能级

常书铭沈兴全出席并讲话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0

11月19日,我市与太原理工大学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落实省委书记唐登杰在太原理工大学宣讲时的工作要求,围绕市校协同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等关键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市委书记常书铭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市校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扎实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晋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市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注入强劲动能。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出席并讲话。市领导李文兵、张鹏、梁艳萍,太原理工大学校领导任喜莹、占小红、杨晓伟参加。

会上,太原理工大学介绍了与晋中市对接事项,并重点推介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备在晋中落地转化条件的优秀科技项目,展现了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深厚积累与积极意愿。我市详细介绍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情况、工作成效及未来方向,就市校协同对接工作的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及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事项的办理情况作了通报,表达了持续深化市校合作、扎实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篇大文章的坚定决心。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立足自身职能,就如何进一步打通堵点、连接断点,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合作效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凝聚起“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广泛共识。

常书铭指出,驻地高校是晋中的最大优势,是晋中奋勇争先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最大底气。近年来,晋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上开新局、谋新篇,努力把高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晋中高质量发展的胜势。答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时代课题,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殷殷嘱托的实际行动,事关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是双方合作共赢的大事。当前,晋中正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坚定工业立市、先进制造业强市、新质生产力兴市,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太原理工大学拥有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化工等国省重点学科,双方在成果转化上合作空间广阔,希望市校双方同频共振、同题共答,结合晋中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和学校优势学科、科研重点,拓展合作面,提升契合度,携手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常书铭指出,科技创新源头在高校,成果转化关键在企业。晋中将着力精准合作出成果,纵深推进打好“大学牌”。打造一个园区,依托综改区晋中开发区规划建设机器人园区,引领山西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一批平台,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拓展提升现有创新平台,搭建技术中试、成果孵化、供需对接桥梁,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培育一批企业,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带技术、带项目进入企业,构建科技投入共担、重大任务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的格局,全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将强化精细合作强保障,坚决扛起属地责任,建立健全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共同打造市校合作、协同发展的典范样板,为学校发展提供更优环境、更好服务、更强保障,助推太原理工大学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开放式一流大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中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沈兴全对晋中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给予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校地融合发展相关事宜、优化学科建设、提高区域人才供给相关情况。他表示,学校将持续深化市校合作,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逻辑中找准新方位,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明确新坐标,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中展现新作为,紧密对接晋中市产业发展需求,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提高区域人才供给质量,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动能,厚植区域协同发展沃土,提升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记者 雷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