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理论

赓续抗战精神 书写晋中新篇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4

晋中市委党校 李菊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晋中,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土地,铭刻着百团大战的英勇豪迈,更安息着左权将军那忠勇的英魂。抗战精神已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镌刻进这片土地的基因深处,成为其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今日之晋中,以赓续抗战精神的自觉,在转型发展的征程中续写新篇章。

以爱国主义为魂,筑牢发展根基。抗战时期,晋中老百姓怀揣着赤诚的爱国之心,以独轮车为“武器”,艰难却坚定地开辟出一条条胜利通道,更以“毁家纾难”的无畏气概,全力支援前线。左权县因纪念抗日英烈左权而更名,这一举措将家国大义深深镌刻在这片山川大地,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永恒象征。如今,这种深植于晋中人民血脉中的爱国精神已化作守护文化根脉、推动地方发展的自觉行动。从精心保护红色遗址,到积极创新文化 IP,晋中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爱国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是用双手去建设、用心灵去守护的具体实践。

以斗争智慧为器,破解转型难题。抗战年代,面对日寇频繁的“扫荡”侵袭,晋中军民凭借过人的胆识与机敏,于敌强我弱的态势中屡建奇功,尽显因地制宜、因势而变的斗争智慧。这份深植于实践的应变能力与创新精神,如今正成为晋中破解转型困局的“金钥匙”。面对产业结构中“一煤独大”的沉疴,晋中毅然开启转型攻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从零起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的跃升;煤层气开发技术持续突破,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格局……今日的晋中人,在新兴赛道上敢闯敢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在资源型地区转型的考卷上写下了独具特色的答案。

以为民初心为本,厚植民生福祉。在烽火抗战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赤诚初心,穿越时空,在今日的民生实践中愈发彰显出温暖而厚重的力量。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蜿蜒伸展,将散落的革命老区与乡村振兴示范村串联成线,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蜕变为民宿鳞次栉比的休闲胜地、瓜果飘香的采摘乐园;“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扎实推进,让数万劳动者习得新技能、手握“新饭碗”,脱贫攻坚的成果得以稳稳巩固。从战争年代“让百姓有口饱饭吃” 的朴素愿望,到新时代“让生活更有品质” 的追求,晋中始终坚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通过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办妥一件件群众期盼、力所能及的民生实事,全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让百姓的幸福感更具体、获得感更真切、安全感更踏实,让奋斗的果实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回望往昔,抗战的烽火早已散尽;远眺前路,伟大的抗战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抗战精神从不是封存在史册里的故纸,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基因,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赓续抗战精神,绝非沉缅于过往的苦难记忆,而是要从中提炼攻坚克难的密码,汲取穿越风雨的力量。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晋中将赓续抗战精神,将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转化为实干行动。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晋中人正以奋进之姿续写新的精彩,让抗战精神在这片孕育了无数英雄的土地上,永远焕发着穿越时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