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古村焕新产业兴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3

青砖黛瓦间藏着古韵,产业园区里涌动生机。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介休市龙凤镇南庄村,昔日沉寂的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农产品加工车间机器轰鸣,露营基地游客络绎不绝,非遗体验区里香气氤氲。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我们正借着这股东风,让古村既留得住乡愁,又富得了乡亲。”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尔锋指着忙碌的施工现场,眼里满是对“十五五”的憧憬。

“咱守着古村的好家底,以前却只能靠种地过日子,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的产业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在星焱食品加工厂包装产品的村民王秀兰,手里的活计不停,脸上的笑容灿烂。

南庄村人曾经“守着金疙瘩,过着穷日子”,丰富的古村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闲置院落里杂草丛生,村民收入来源单一。自2022年起,龙凤镇以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为抓手,把产业振兴作为破题关键,让沉寂的古村逐步苏醒。

产业扎根,古村焕活。在村东头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里,投资500万元的星焱食品牛肉驴肉加工厂满负荷运转。“以前,村里的牛羊肉要么自己吃,要么低价卖给肉贩子。现在,牛羊肉在家门口就能加工增值,俺们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王秀兰的脸上满是笑意。这家集生产、加工、包装、仓储于一体的加工厂,不仅解决了2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10多户养殖户扩大了养殖规模,让土特产品变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不远处的“森肴野宿”露营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铺设草坪、搭建休闲亭。“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能同时容纳200人用餐、50人住宿,主打‘露营+研学+休闲’,明年开春就能迎客。”项目负责人介绍。

交谈间,南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克礼也来到了基地,围着项目工地来回转,盘算着该如何带领村民做点小生意:“开个小餐馆啦,卖些农家菜啦,游客来了不愁没生意,‘十五五’的好日子有盼头了!” 盘活闲置资源,让古韵生金。近年来,南庄村将几处废弃的院落改造为非遗体验区,引入制香坊项目,游客可亲手体验制香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前,这些老院子没人管,现在经过改造,老院子成了网红打卡地,既保护了古建,又增加了集体收入。”负责非遗体验区运营的村干部贾红梅说,总投资1600万元的南庄培训基地也已投用,集授课、餐饮、住宿于一体,成为区域性人才培育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十五五’时期,我们还要再加把劲,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电商+特色产品’‘直播+文旅’等新模式,让古村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张尔锋表示。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古村的青瓦上,映出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从闲置院落到产业基地,从沉寂古村到活力乡村,南庄村以农文旅融合为笔,以实干为墨,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十五五”共富新篇章。

本报记者 冯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