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3
一说起晒太阳,人们自然会想到早春、秋末和冬季,在农村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场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靠着日渐斑驳的土墙,一字排开,晒太阳。有的人在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有的人在有一搭没一搭地拉呱,有的人则眯着双眼,静静地,一声不吭,享受着阳光的照拂。
每当看到或者提起这种情景,有些人会说,这是一种陋习,是懒惰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是由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单调造成的。其实,这些说法,肤浅而片面。
正儿八经的庄稼人,是绝对闲不住的。劳作了一辈子的他们,早已养成手勤脚快的习惯。一有闲空,他们可舍不得靠着土墙晒太阳,哪怕是到田间地头铲铲边,拍拍堰,回家里平整平整场院,拾掇拾掇农具,也觉得妥帖安心。有时,他们 还会跑到地里,坐在田埂上,点燃艾绳,含着烟嘴,吐着长长的烟气,无比满足地看着刚刚收割翻耕过的黄澄澄的庄稼地,长时间地发呆、出神……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早春、秋末和冬季的农闲时节,而且,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他们都已经七八十岁了,皱纹越来越深,头发越来越白,牙齿越来越松,腰身也越来越弯,一直跟随他们的老牛,也不知道被卖到哪里去了。
他们真的老了,真的干不动了。此时,身后的土墙,连同院墙上搭着的成串成串的玉米穗,被阳光照得金灿灿的,屋墙上挂着的红辣椒,红彤彤的,他们的身子骨也被晒得暖洋洋的。
不知不觉,他们在阳光下笑了。那种笑,不必发出声音,但却格外生动,那分明就是一幅画家罗中立绘制的名为《父亲》的油画,这一张张生动真实的笑脸,价值千金。
眼下,日子越过越舒展了,红砖瓦房盖起来了,小二楼也不算稀罕事,有了暖气的屋子,可比从前烧炕生炉子省心多了,村里的健身房、娱乐室、棋牌馆也格外热闹。
可是,也就怪了,他们就是想回到老院,回到老巷,坐在土墙下,一字排开,晒太阳。虽然不善于表达,但他们明白,晒太阳,晒的不仅仅身子,还有回忆、还有心情、还有念想,还有一生的漫漫时光……
李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