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1-12

市民正在咨询手机“以旧换新”活动

市城区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

市民正在选购商品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一头连着生产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入11月消费旺季,我市立足实际,紧抓热点与商机,全力激发市场活力,消费市场一片火热。线上平台大展身手,简化优惠规则、延长促销周期、加大直播带货力度,充分挖掘消费潜力;线下实体商超不甘示弱,以打折满减、场景体验等多元促销吸引顾客;以旧换新政策有力推动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增长;快递物流业提前谋划、全面备战,确保配送高效;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加强消费提示,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全市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以旧换新 焕发活力
国家补贴、平台补贴……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消费市场发现,在“以旧换新”政策和各类补贴的叠加效应下,很多群众对旧家电、旧手机进行更新换代,不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更让绿色、智能的生活理念照进现实。
“这部手机用了快五年,年末促销季比平时要优惠一些,果断换新。”在市城区一家品牌手机专卖店,市民张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看中一款新手机,目前直降300元,旧手机经过检测可折价500元,这样就比平时便宜800元,这种“折上折再加补”的方式,让消费决策变得轻松。
近日,市民李月玲也更换了一辆新电动自行车。李女士逛了几家门店后,在一家电动自行车品牌店看上了一辆原价2999元的电动自行车。经销售人员核算,按照“国家补贴+厂家补贴+旧车折旧”的原则,她交回的老旧电动自行车可折价200元,加上换购新车给予消费者的国补和厂补,一共可享受700元补贴,花费2099元就可以以旧换新。李女士说:“一下便宜了900元,‘以旧换新’确实优惠。”
另外,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家电卖场、数码商城等发现,各大商家均将“以旧换新”作为年末促销策略,相继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咨询和办理业务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据市城区顺城街一家电卖场负责人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活动启动以来,冰箱、洗衣机、智能电视和空调的换新销量同比提升了不少,消费者得到实惠,我们提升了销量,整个产业链得以循环畅通,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闫淑娟)
线上购物 亮点纷呈
每年的11月份—12月份是电商集中发力的促销季,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点燃了消费者的购物激情。
“今年各电商平台推出的优惠力度都挺大的,平台送了很多优惠券,很多商品在折扣基础上还能参加满减,当然不能错过。”市民李芳表示,她已提前将多件商品放入购物车,只等促销高峰期一键清空。
与往年相比,今年各大平台的优惠规则更为简洁明了。满减、折扣、买赠、秒杀、送优惠券和红包等优惠活动丰富,消费者一目了然。不少市民表示,如今促销规则简化,反而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到底需不需要”。
市民李秀英的“购物车”里,除了给孙女准备的运动鞋,就是给老伴买的保暖内衣。“孩子们总叮嘱我‘别乱买’,所以我只盯着家里缺的东西看。看准了再买。”李秀英感慨道,“以前看到别人抢购,自己也跟着凑热闹,买了不少用不上的东西。现在想通了,钱得花在刀刃上,家里缺米缺油的时候,趁着有优惠补充一点就好。”
此外,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间亦灯火通明,各大主播摩拳擦掌,你方唱罢我登场,竞相为消费者带来实惠。家住市城区龙湖小区的资深网购达人李彩霞说:“蹲直播好处多,不用研究复杂规则,主播会把大额优惠券、品类优惠券、店铺满减等综合计算,直接给出最优购买方案,还会分享大额优惠券,让我们买得既经济又划算。”(李娟)
实体商超 火力全开
年末促销季,我市各实体商家精准把握消费需求,纷纷推出打折、满减、互动体验等多元化促销活动,沉浸式消费场景持续丰富,掀起冬季消费热潮。
11月10日,记者走访市城区多家商场、超市及沿街商铺发现,促销氛围拉满。在市城区龙湖大街某超市内,“购物抽大奖”“狂欢盛宴惊喜启航”等标语格外醒目。该超市将品牌周年庆与冬季促销叠加,推出重磅抽奖活动,丰厚的奖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
在市城区天美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促销活动覆盖全品类,品牌折扣与商场满减可叠加使用。正在挑选毛衣的市民杨柳告诉记者,自己更偏爱线下消费,既能亲身试穿也能避免退换麻烦,叠加优惠后部分单品价格甚至低于线上,“同款毛衣线上标价399元,线下折扣加商场满减后只需289元,性价比很高”。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线下消费新主力。市民王环环表示,如今线上线下优惠差距不断缩小,线下购物的即时性和体验感更具吸引力:“不仅能当场拿到商品,还能和朋友同步享受聚餐、看电影、打游戏等配套服务,获得了购物之外的情绪价值。”
除大型商超外,街边小店也纷纷发力。在市城区安宁街的某家美甲店,进门显眼处摆放促销门牌,推出“两人同行满减优惠”等活动。门店负责人霍灵介绍,促销活动能吸引大量老顾客参与,今年还新增插花、绘画和美甲交流活动,让新老顾客体验美甲绘制过程,进一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我市实体商超通过价格让利与体验升级双重发力,既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购物需求,也凭借线下独特优势,在这轮冬季促销大战中抢占先机,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武玲芳)
物流行业 整装待发
进入11月份以后,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活动轮番登场,引爆消费者购物热情,快递包裹量随之呈爆发式增长。今年,我市各快递企业未雨绸缪,早在10月份便全面进入备战状态,通过增员扩容、优化流程、升级设备等系列举措,全力守护消费者的“收货期待”。
随着消费热潮持续升温,物流运输迎来年度业务峰值。11月7日,灵石邮政邮件处理中心内一派繁忙景象:自动化分拣设备高速运转,一件件包裹在传送带上有序流转,经智能识别后精准分流至各大配送区域,为快件高效中转筑牢基础。“应对快递旺季,我们已构建起完善的工作流程和应急体系。”中国邮政灵石县分公司工作人员高莹介绍,为实现“收得进、投得出、不积压、不爆仓”的目标,确保全网运营与投递工作平稳有序,该公司提前制定旺季帮扶排班计划,保障各环节人力充足。
除邮政外,中鼎物流园内的各快递公司操作车间同样热火朝天。在德邦快递仓库,偌大的空间里堆满了大小不一的待送快件,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开展分拣、扫码、装车等工作,数十辆厢式货车整齐列队,通过错峰拉货模式提升流通效率。进入11月后,该企业物流运输量便显著攀升,提前迎来业务高峰。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应对能力,多家快递企业加大智能装备投入力度,智能分拣、射频识别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快递处理的效率与准确率。针对一线配送人员缺口问题,各企业根据投递量灵活施策,通过增加外包人员、优化配送时段等方式,有效填补投递能力短板。(张凯鹏)
加强监管 放心消费
为保护我市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购物消费提示,希望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理性选择,防范促销陷阱。面对商家推出的“预售、满减、秒杀、打折”等各类优惠活动,消费者应保持清醒头脑,提前关注商品价格波动,通过比价工具、历史价格查询等方式,核实商品优惠的真实性。仔细阅读促销规则,了解使用范围、期限、退换货条件等内容。
精挑细选,核实商家资质。尽量选择经营资质齐全、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或品牌官方渠道购物。注意查看商家营业执照信息、行业许可及相关信誉评价,对朋友圈、社交群组等非正规渠道的销售行为保持警惕,谨防无资质经营、商品质量无保障及售后服务缺失的风险。
明晰权责,细读交易条款。下单前,务必仔细阅读商品详情、页面提示及平台规则,特别是关于售后服务、退换货政策、保修期限、发货时间等条款。对于“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订金不退”等特殊约定,要确认知悉并理解。注意保留促销活动细则、商品宣传页面、支付信息等交易凭证,以备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证据。
保障安全,注意支付安全。支付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安全保障措施完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采取货到付款方式。不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进行支付,警惕冒充客服的退款、理赔等诈骗电话,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确认。
依法维权,畅通投诉渠道。消费过程中,如发生商品或服务质量问题、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不履行合同约定等情况,应首先与商家或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15热线电话,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爱媛)
记者手记
理性消费 回归本真
□张颖
冬季购物促销季来临,电商平台促销手段花样百出,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这一全民狂欢的时刻,不仅是消费者享受优惠的时机,也为各地提振消费、拉动内需提供了重要契机。然而狂欢背后,冲动消费、虚假促销、过度囤货等问题频现,许多人因“怕错过”而盲目下单,最终陷入闲置浪费、债务压力的困境。
商家的“满减陷阱”常让人为凑单多花冤枉钱,看似省钱实则浪费;“买一送十”的囤货诱惑背后,是过期变质的风险;而“全网最低价”的宣传,可能只是先涨后降的文字游戏。更需警惕分期付款、临时提额等带来的超前消费隐患,莫让“无痛下单”演变为债务负担。
促销季,晋中在提振消费的过程中,既鼓励商家以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吸引顾客,推出真正实惠的活动,也倡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比如,当地一些实体商家结合促销季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优惠活动,既让消费者享受便利,又避免过度营销的干扰。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也积极为消费者保驾护航,通过提前预警、过程严管、末端维权等方式,守护消费者权益。晋中提振消费的举措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与实惠,努力为消费者构建起一个“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的生态体系。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购物季,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警惕促销陷阱,拒绝过度囤货,避免超前消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购物的乐趣,实现消费市场与消费者的双赢。
策划:路丽华
统筹:李 娟
摄影:程 婧
报眉:胡启龙
制图:胡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