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向“无废城市”再进一步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2

李伟江

“无废城市”理念于2018年由国务院推出,于2022年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到2027年覆盖60%城市,2035年实现全国全覆盖。“无废城市”并不是指没有废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绝垃圾的产生,而是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固体废物、降低固体废物产生,保证良性循环。

随着《晋中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我市居民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超90%。当垃圾分类从陌生词汇变为日常习惯,当智能回收箱在晋中一些小区门口悄然矗立,我市迈向“无废城市”的脚步已渐渐开启。面对新的起点,我们不禁要问:“无废城市”建设,能否再进一步?

再进一步,是从“分得开”走向“分得精”。目前,我市已通过示范小区打造、智能设备推广等举措,推动垃圾分类从新风尚成为新习惯。例如,市城区迎新小区的居民在智能回收柜前熟练投递;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村民通过人脸识别投放垃圾并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市民主动参与垃圾细分,让每类垃圾都能物尽其用,从源头减少混合污染。

再进一步,是从“末端处置”迈向“源头减量”。晋中的实践已不限于生活垃圾。在综改区晋中开发区,“无废园区”建设通过建筑垃圾全过程管控和工业固废循环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发电原料;介休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将焦炉烟气转化为LNG和氢能,实现了绿色能源的循环利用。这些案例说明,“无废城市”的更高境界,在于将减量理念植入生产设计与流程之中,让“零废弃”成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基因。

再进一步,是从“点上示范”扩展到“面上共治”。昔阳县沾尚村以“无废村庄”建设为切入点,成功蹚出一条以“无废”引领村美、业强、民富、人和的“善治路径”;综改区晋中开发区通过“全承诺、零审批”模式优化服务,吸引绿色产业聚集。这些探索证明,“无废城市”不仅是政府主导的工程,更是全民参与的行动。

“无废城市”的未来,在于每一次“更进一步”。从立法保障到设施完善,从技术赋能到全民动员,晋中已筑起“无废城市”的基底。下一步,需以更精细的分类体系、更创新的产业链条、更广泛的社会参与,推动“无废”从理念转化为日常实践,让晋中的天更蓝、城更绿,让每一步前进都成为通向绿色未来的坚实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