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统筹发展和安全 高水平建设平安晋中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2

“十四五”期间,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中心大局、忠诚履行职责,扎实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晋中。

坚持党管政法

把牢平安建设正确方向

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定践行执法司法为民宗旨,进一步筑平安之城、夯稳定之基、显法治之温、护发展之航。五年来,特别是今年,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大力推动地方党委统筹领导、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支持和监督政法单位依法行使职权等制度抓在日常、严在落实。围绕“守一方平安、护一方稳定”的重大政治责任,常态化落实市委常委会、市委政法委“双议稳”制度,持续深化平安晋中建设系列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从2021年的93.2%上升到目前的98.1%。

站稳群众立场

严密防范安全稳定风险

始终以解决平安建设领域群众最急、最盼、最忧的问题为主线,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有力维护了全市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是不可动摇的底线。五年来,围绕政治更安全,我市深入贯彻国家安全责任制,树牢“晴天修屋顶”的防范意识,紧盯重要敏感节点、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聚焦网上网下“两大战场”,全面加强反渗透、反间谍、反恐怖、反邪教斗争,不断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严防各类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全市未发生重大敏感案事件。

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五年来,围绕社会更安定,我市在制度建稳、主动创稳、源头维稳上齐发力,制定相关协调机制和重点领域安全稳定工作方案,强化“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理念,推动房地产、涉众金融等重点行业主管部门履行风险实体解决和源头化解责任。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万余件。将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列为经济社会重大活动的前置程序,全面完善专家库和第三方机构管理办法,完成了一大批风险评估事项,从源头上减少决策失误引发社会风险。

守护公共安全、增进群众安全感,始终是政法机关的重要使命。五年来,围绕群众更安宁,我市突出打、防、管、控整体推进。坚持“常态化扫黑除恶”,将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强化线索核查、依法严惩、深挖彻查和综合治理,共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9个。坚持“全链条打击”,锚定“警情发案少、社会秩序好、基层基础牢、群众满意度高”的目标,接续开展“平安晋中一、二、三、四号行动”,全市现命案侦破率达100%,近五年,未发生一次3人以上的重大命案。坚持“一体化防控”,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标准化视频监控示范村实现全覆盖;完善社区矫正等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措施,开展高校周边治安整治、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系列行动,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立足政法职能

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发展大局

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政法机关职能定位,进一步压责任、强服务、夯基础,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努力为我市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保驾护航。

一是深入开展“执法司法暖心行动”。

●强化“文明执法”,深入实施“铁案工程”,组织开展干警法律法规运用、释法说理、现场沟通等专题培训,研究起草了《晋中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新型工作指引》,督促整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线索40余条。

●践行“如我在诉”,进一步畅通立案渠道、强化诉前调解、提升办案质效,五年来,全市法院诉讼案件结案率稳步上升;针对执法危险驾驶和“减假”案件宽严尺度不统一的问题,多次研究会商,统一判定标准。

●打造“暖心窗口”,11个县级综治中心已按要求全部建成,打造了平遥、介休2个县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示范标杆,新建了“全天候、一站式”12309自助检察服务中心,推出法律援助“市域通办”“公证+不动产登记”业务联办等一系列便民举措。

二是全面提升法治建设质效。

●深化“县乡合法性审查”,起草完成《晋中市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定(草案)》及配套四部工作指引,5个试点县均建立合法性审查中心,配备专(兼)职审核人员。

●部署实施“大数据精准普法”项目,在重大任务节点精准投放法治信息,提升法治宣传质效,建成市图书馆新媒体普法基地,开展“送法进高校”、国家安全专题讲座、“5·26我爱路”等主题宣传活动。

三是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开展“检护晋商”“昆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合同诈骗、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活动,五年以来,全市共破获食药环和知识产权类刑事案件418起。

●拓宽涉企服务渠道,法院系统设立“企业维权绿色通道”窗口,为困难企业开通“缓减免”交诉讼费绿色通道;检察机关在12309自助检察服务中心设立信访“绿色通道”,提高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办理效率;公安机关将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市民之家”,建立92个“一企(工程)一警”联络制度,定期深入企业化解涉企矛盾纠纷;司法行政机关成立企业法律服务站,编制完成太谷玛钢、祁县玻璃器皿、平遥牛肉等专业镇工作指引,2024年以来,组织律师实地走访企业800余家,60多家民营企业与律师事务所签约“法律托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