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天下>山西

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耕好“粮田” 守好“粮仓” 护好“粮袋”

来源:央视网时间:2025-11-06

11月3日,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同过村,工作人员抢抓晴好天气,操作收割机在田间穿梭进行高效作业,以机械化力量助力粮食颗粒归仓,丰收的喜悦洒满田间地头。

11月5日,在霍州市白龙镇马岭村,百亩红薯喜获丰收,村民正在分装收获的红薯。

电力服务到田间

“老乡,秋收时节用电多,收割、加工时一定注意安全规范。”连日来,在晋中市榆次区长凝镇的田间地头,国网晋中供电公司榆次分公司组织的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与青年突击队,开展上门服务,为农户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为确保秋收期间电力供应安全可靠,国网晋中供电公司榆次分公司推出一系列精准保障措施。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突击队走进农田,详细了解用电需求,排查临时用电设备隐患,解答电价政策、故障报修等疑问。针对秋收期间临时用电申请增多的情况,该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对涉农用电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并安排专人“一对一”全程跟踪,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装表接电。

此外,该公司加强对农业排灌线路和粮食加工企业供电设备的日常特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备足应急发电设备,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突发停电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修。

截至目前,国网晋中供电公司榆次分公司已累计巡视涉农线路15条,处理各类隐患20余处,有力保障了秋收生产顺利进行。

消防安全记心头

“师傅,收割机要定期检查线路,避免摩擦起火……”10月30日,陵川县消防救援大队的宣传员在田间地头,向农户细致讲解收割机作业规范、秸秆堆放技巧、烟头处理要点及粮仓防火等实用知识。

秋收大忙时节,也是农村火灾事故的易发高发期。每年秋收季,晋城市消防救援队伍都会深入全市乡村,开展“秋收进农村,消防保平安”专项宣传活动,持续打通消防安全宣传“最后一公里”,实现“宣传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村”的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各村还充分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报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常识、火场自救逃生技巧、农村防火公约等内容,将消防安全“最强音”送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

当前气温逐步降低,农村用火、用电、用气量显著增加,火灾风险进一步攀升。消防部门特别提醒,田间作业严禁野外用火烧荒、焚烧秸秆;大棚种植户要加强可燃易燃搭建材料的阻燃防护,防范明火引发连片火灾;储存粮食、农药、化肥的地方需保持通风降温,并严格分类存储,避免化学反应引发爆炸火灾;农用机械器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保养,防止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切不可乱扔火柴梗和未熄灭的烟头,生活用火做到人走火灭。

干群同心保归仓

10月24日,在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党员志愿者穿梭在田间地头,细致捡拾散落的玉米棒。“志愿者一来,半天就帮我收了2亩多!”种植大户李翻翻感激地说。10月,古交市遭遇多轮持续强降雨,该市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以党建为引领,凝聚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力量,打响了一场与天争时、颗粒归仓的抢收攻坚战。

古交市农业农村局构建“党建+秋收”工作模式。党员领导干部实行“结对乡镇、分片包联”机制,党员干部下沉田间地头,查看作物成熟度、协调农机调度,抢抓降雨间歇,按照“成熟一片、收获一片”的原则全力推进抢收。此外,古交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服务小队深入一线开展“点对点”指导。在马兰镇康庄,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收割机调试技巧,降低机收损耗;在河口镇谷子种植区,针对雨后作物易发芽问题,传授“割倒晾晒+通风阴干”技法,并指导农户清理粮仓、做好防潮,形成全链条技术保障。

精准施策绘“丰”景

10月26日,在娄烦县六顺农牧场的马铃薯抢收现场,收获机在田间往来作业,农户紧随其后进行捡拾、装袋。农牧场负责人康艳兵表示:“今年我们种植了630余亩优质马铃薯,县农业农村部门协调农机设备,帮我们加快了抢收进度,目前收获已接近尾声。”秋收期间,娄烦县委、县政府及时开展助农抢收行动,最大限度降低降雨带来的损失,确保丰收成果颗粒归仓。

娄烦县高粱、玉米、大豆、谷子、黍子等粮食作物今年喜获丰收。杜交曲镇草园葵园生态农场负责人申建江说:“今年推行了水肥一体化等种植技术,高粱、玉米亩产分别达到669公斤和890公斤,比去年分别增产100公斤和70公斤。目前正组织人员抓紧抢收。”丰收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娄烦县委、县政府及县农业农村部门的精准举措。当地坚持良田、良种、良法一体化推进,加大农业种植补贴力度并优化补贴办法:水肥一体化种植每亩奖补400元,马铃薯繁育一级种从每亩200元起、最高可达15000元,西瓜与向日葵套种、大豆与玉米套种每亩分别奖补500元和400元。县农业农村部门还大力推广深松密植、水肥一体化、膜侧播种、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技术,切实提高了粮食单产。

全链呵护“收晾储”

当前,正值“三秋”生产关键期,为最大程度减少持续阴雨的影响,夏县庙前镇统筹调动人力、农机、场地等资源,精准破解阴雨天气下秋收堵点难题,全力推进秋收。

针对山区、平川两类地形收割方式不同的情况,该镇镇村两级干部下沉到地块,因村分类施策。在山区,调配两台履带式收割机进行抢收。在平川,抢抓晴天,组织发动党员群众、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突击抢收,优先保障困难群体、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家庭秋收作业,实现应收尽收。针对一些田块玉米、药材间作,机械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镇上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积极联系搭载吊装设备的无人机进行空运,破解运输难题。

此外,庙前镇在18个行政村学校操场、文体广场、闲置厂房、晾晒场地等公共场所设立晾晒点43处,全面保障群众晾晒空间。同时,协调全镇粮食收储点提供湿粮收购和临时仓储服务,优化收购流程,坚持敞开收购、以质论价,打通“收获—晾晒—储存”保障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