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27
“这钢坯在轧机里‘走’完流程,就成了能造跨海大桥、远洋船舶的‘工业缝合线’。”10月24日,在位于介休市的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精品线材车间内,热浪裹挟着机器轰鸣,技术中心产品研发处研究员宋旭超指着刚下线的焊接盘圆H10Mn2介绍道。当天,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研发的中高端焊接材料 H10Mn2 成功过轧下线并完成首批检测,标志着企业在高附加值特种钢材研发生产上再获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车间内,巨大的轧机高速运转,通红的钢坯在轧辊间穿梭、延展、变形,经多道精密工序后,被自动化设备精准打捆的H10Mn2缓缓下线。这款低合金埋弧焊丝钢,看似普通却科技含量十足,凭借良好的力学性能、焊道成形及脱渣性能,成为压力容器、跨海大桥、远洋船舶等重大工程的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旺盛。
研发之路并非坦途,控制钢水中磷、硅等元素含量至“超低”水平是核心难题。宋旭超透露,此次生产通过多系统协同攻关:炼铁系统将铁水磷含量严控在0.15%以下;炼钢系统采用滑板挡渣、恒拉速操作保障钢水洁净度,以硅锰+中锰替代部分低锰合金,既降低成本又优化反应;高线系统将轧制温度控制在±10℃区间。最终产品一次性试轧成功,检测数据亮眼——平均磷含量0.015%、硅含量0.04%,尺寸偏差和通条强度差优于标准,金相组织均匀细腻,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这产品附加值高、前景好,每月目标产量3000吨。”技术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H10Mn2主要供应山东金桥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将其从6.5mm拉拔至3.5mm左右制成焊丝,应用于海洋风力发电、压力容器领域。
据悉,此次突破是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践行“做精做优做特”战略的里程碑,为传统制造业以科技创新实现转型树立了标杆。接下来,该公司将继续深耕“特钢”赛道,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为传统钢企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
记者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