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22
王佳乐
在左权县拐儿镇的田间地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个年轻而坚定的身影——她手持宣讲稿,面带微笑,用清澈的嗓音和生动的语言,将党的政策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她就是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王佳乐,一名从太行山深处走出去又毅然归来的选调生,一名用音乐赋能宣讲、用乡情温暖人心的“00后”基层工作者。
音乐为媒:以乐章传党音,理论宣讲“声”入民心
王佳乐从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毕业后,以选调生的身份回到家乡左权县拐儿镇任职。王佳乐打小就浸润在左权民歌的旋律里,对家乡的文化与土地有着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得益于音乐专业的积淀,她巧妙地将艺术与理论宣讲相结合,打破传统宣讲模式,尝试用民歌旋律编排政策口诀,将左权开花调等非遗元素融入理论宣讲,让群众在熟悉的乡音中感受理论的温度。一次关于乡村振兴政策的宣讲中,她以左权民歌的曲调重新填词,唱出了“产业兴旺生态美、百姓生活步步高”的生动内容,台下掌声阵阵,乡亲们笑着说:“这闺女讲得明白、唱得好听,咱都记住啦!”
深耕基层:以行动践初心,做百姓身边“贴心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左权人,王佳乐对左权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她走遍拐儿镇的村庄,用方言与老人唠家常,耐心向青年讲政策。在宣讲中,她注重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切入:耕地保护、就业保障、医疗卫生……她总是先倾听、再解答,用身边案例诠释宏观政策,让宣讲既接地气又有底气。“佳乐这姑娘不像干部,倒像自家闺女!”一位参加过宣讲活动的老党员这样评价。她的宣讲不仅停留在会场,更延伸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真正做到了“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到哪里”。
扎根太行:以青春担使命,太行深处谱写华章
有人问她为什么回到山区,王佳乐笑着指向远处的太行山脉:“你看那些山桃花,开在石缝里比别处更艳。我就是在家乡土壤里扎根的山桃花。”她的宣讲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一行字:此身归太行,此心系故里。她曾说:“音乐是我的专业,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的新使命。”如今,她正尝试用短视频录制“音乐微宣讲”,让理论传播突破时空限制,触达更多人群。
从大学课堂到基层土壤,从音乐舞台到政策讲台,王佳乐以艺术赋能宣讲,用乡情凝聚人心,在左权这片红色土地上书写着选调生的青春答卷。在王佳乐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两种热情:一种是对专业理想的执着追求,另一种是对故乡热土的倾情反哺。当她用音乐消融理论宣讲的隔阂,当她把大学课堂的知识转化为服务乡亲的本领,这正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实践——最绚烂的青春,永远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