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13
巾帼不让须眉志,建功立业正当时。今年以来,市妇联锚定市委“156”战略举措,以巾帼建功行动为重要载体,充分激活妇女群众的独特优势与创造活力,通过精准搭建创业平台、有效链接发展资源、持续提升实干能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为“怡然见晋中”品牌增色添彩,为打好“文旅牌”注入蓬勃“她力量”。
搭建平台促就业提技能,铺就“家门口”致富路。市妇联结合文旅产业需求,采用“线下招聘+线上直播带岗”模式,举办专场招聘68场,达成就业意向3920人;围绕旅游电商、文创设计、导游讲解等文旅领域,开展实用技能培训30场(次),为妇女与企业、市场之间牵线搭桥。太谷区妇联邀请省巾帼建功标兵、景泰蓝传统掐丝工艺传承人赵巧萍,为200多名农村妇女开展手工艺技能培训,不仅让她们掌握了精美的景泰蓝制作工艺,更依托这门“指尖经济”,实现了“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幸福愿景。
开展活动引客流活经济,“美丽庭院”变“聚宝盆”。市妇联以乡村环境优化升级为抓手,开展寻找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活动,打造非遗小院、名吃小院、民宿小院等主题鲜明、韵味十足的特色院落集群,推动“一户美”向“一片美”延伸,实现“美丽小院”带动“乡村大美”蝶变。介休市妇联联动绵山镇南槐志村、龙凤镇张壁新村,通过系统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和精品民宿区基础设施升级,成功构建了“庭院美、乡村兴、景区旺”的互利共赢新生态,带动游客接待量与村民收入同步跃升;和顺县妇联在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90户高颜值、有内涵的美丽庭院,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有效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和农特产品销售。
打造品牌传承非遗文化,“老手艺”焕发“新生机”。市妇联以开展“特色品牌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打造了农谷源德味央厨有限责任公司、芝馨昌香房、王家刺绣展示体验馆等11个集非遗传承、文化体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文创品牌,进一步激活了非遗资源,使其焕发新生、走向市场。昔阳县妇联在人气爆棚的特色民俗街区举办文创主题集市,通过组织非遗大师技艺展演、促成产业合作签约、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等形式,吸引超1000人(次)参与,有效打通了文化变现渠道;榆社县妇联依托德润泽传统手工酿造厂,探索出“看酿造+学技艺+品风味”的文旅融合模式,累计组织800余名中小学生了解榆社优质农产品、零距离感悟非遗酿造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