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新型人工肝技术 挽救重症肝衰竭患者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0-13

近日,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重症肝病救治领域再传捷报,该院团队运用省内领先的新型人工肝技术,成功为一名胆囊及肝脏恶性肿瘤继发肝衰竭的患者稳住病情,以专业力量为患者架起生命“续航桥”。

人工肝技术作为重症肝病治疗的重要“桥梁”,不仅能为肝功能恢复赢得宝贵窗口期,还能为后续肝移植等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此次新型技术的成功应用,既是该院重症医学科专业技术水平的有力彰显,更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此次救治的男患者60岁,因胆囊及肝脏恶性肿瘤引发急性肝衰竭,伴随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全身皮肤呈重度黄染,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将持续恶化。面对复杂危重的病情,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副主任孙钰等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勇进等,第一时间开展多学科会诊,在充分沟通并获得家属积极配合后,决定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启动人工肝治疗。

基于患者肿瘤继发肝衰竭的特殊情况,人工肝治疗团队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创新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血液灌流”的联合技术模式,并引入省内领先的新型细胞因子吸附柱CA280开展序贯血液灌流。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肝衰竭合并感染的患者,能高效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与炎症因子,为受损肝脏“减负”,为肝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

治疗期间,该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永红坚守床旁,带领护理团队严格把控上机、运行、下机的每一个环节,精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确保治疗安全平稳推进。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慧恩连续动态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经过3次人工肝+炎症吸附治疗,患者肝酶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皮肤黄染症状明显消退,胆红素从“危急值”回归“安全线”。

记者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