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从“小而散”到“精而优”

我市以提档提质 “组合拳” 推动食品小作坊规范健康发展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0-13

作为食品产业的“毛细血管”,食品小作坊遍布城乡各地,有着天然的亲民性。在它的背后,连接着无数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的生计。针对其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基础弱、管理粗放”等问题,今年以来,我市始终致力于深化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以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工作为抓手,通过健全监管体制、深入排查整治、促进提档提质等措施,全面助力小作坊食品安全质量提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坚持“底数清、问题明、数据准”,各级市场监管人员深入城乡,点对点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无死角”排查,准确掌握全市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主体数量、分布、主要产品等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台账、问题责任台账、问题整改台账。目前,共排查小作坊1331家,登记建档1331家,登记建档率100%。

为切实助力小作坊改造提升,针对存在的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不落实、生产环境卫生差、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等风险隐患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力求实效的原则,严格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提升要求,重点检查原料采购、加工过程控制、贮存运输等环节。聚焦食品原料安全,重点核查索证索票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变质或非食品原料行为;紧盯生产场所卫生管理,细致检查卫生条件是否符合标准,“三防设施”(防蝇、防鼠、防尘)是否完善,加工器具是否清洁消毒;围绕食品添加剂规范使用,严格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存在非法添加、成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台账记录不全、标签标识不规范等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跟踪复查。对存在问题的食品加工小作坊责令整改224家,排查发现问题隐患719个,完成问题整改716个,问题隐患整改率99.5%以上。

巩固整治成果,避免问题反弹,关键在于压实小作坊主体责任。为此,我市通过开展宣传培训、打造示范典型、强化监督检查等系列举措,引导小作坊主动规范生产经营,推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在宣传培训上,制作《食品小作坊生产安全质量提升工作手册》2000份,已全部发放到全市食品小作坊和食品生产监管人员;举办小作坊质量提升培训班26期,邀请专家授课,累计培训小作坊负责人和从业人员1530人;深入生产现场,进行“一对一”“面对面”指导465次,助力小作坊查问题、定措施,实现责任意识和操作能力双提升。

在示范引领上,积极开展小作坊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生产规范、管理科学、质量可靠的示范典型,推广标准化生产、台账管理等先进经验,以点带面带动整体水平提升。目前,小作坊已完成硬件设施改造和环境改善490家,培育示范典型117家,质量提升成效突出的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已转为食品生产企业,做到了各县有示范、类类有典型。

与此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增加日常巡查频次,聚焦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关键环节,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查处,建立“检查—整改—复查”闭环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共监督检查食品小作坊642家,发现问题581个,完成整改579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5起,罚没款2.69万元,关停不具备生产条件食品小作坊132家。一系列靶向发力的举措,让全市食品小作坊在规范经营、质量提升上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