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新质生产力如何“晋”速成长?

—— 解码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晋中培育密码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18

日前,省工信厅公布 2025 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与申报通过名单,我市凭借新增 78 户专精特新企业的亮眼表现,实现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二;截至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专精特新企业总量达 375 户,数量仅次于太原市,正以强劲势头成为推动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持续培育创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聚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以精准化举措构建多维度支撑体系,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政策精准滴灌,为创新“搭台赋能”。我市整合技改专项、税收减免、用电保障等政策措施,构建差异化扶持体系,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发展关键环节。2024 年,成功争取省级专项奖励资金1700万元,为企业研发攻关提供“真金白银”支持;在“创客中国”市级双创大赛中,2 个参赛项目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 500 强,综合成绩位居全省前列,进一步激发了中小企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金融创新破局,为发展“输血解渴”。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创新银企对接机制,推出 “专精特新”专属融资产品与服务。数据显示,近两年来累计为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09 亿元,2024 年贷款发放金额同比增幅达85.59%,惠及企业近 600户次,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为企业扩大生产、升级技术注入充足金融活水。

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转型“蓄势提能”。我市主动搭建校企合作桥梁,积极牵线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深度对接,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助力企业实现从“技术模仿”到“原创研发”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375户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获得知识产权5393项,其中,发明专利797项,创新成果转化效能显著。同时,依托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带动,引导中小企业深度融入高端产业链,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全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开放合作拓路,为品牌“提声造势”。我市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先后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晋善晋美” 四季交流会等重点展会与交流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近300户次企业参展,通过展示核心产品、对接合作资源,“晋中制造” 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完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迈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助力晋中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本报记者 郝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