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财经

“钢铁驼队”驶出开放新程

—— 中鼎物流以中欧班列铺就晋商出海新通道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17

9月12日,中鼎物流园内一派繁忙。调度指挥中心里,工作人员远程操控着龙门吊,巨臂精准起落,将满载货品的集装箱整齐码放;园区轨道上,一列中欧班列整装待发,即将开启“晋商出海”新征程。

这趟列车将经满洲里口岸出境,13天后抵达俄罗斯。“以前光伏组件出口欧洲要经多次中转,现在通过班列直达,到中亚仅需10至15天,到欧洲最多20天。订单响应速度快了,物流成本低了,列车准点率及货品完整性还能保持在95%以上,这对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来说,就是‘定心丸’。”山西大旭货物仓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威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企业借班列“出海”的真实获得感。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目标,将中欧班列建设作为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的关键抓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改变晋中“不沿边、不靠海”的对外开放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进出口体量稳步攀升至44.97亿元,年均达37.96亿元;有进出口实绩企业增至204户,数量位居全省第三;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占全市总贸易额的52%,开放型经济底色愈发鲜明。

在政策的精准赋能下,中欧班列从“破冰”走向“领跑”:2017年2月,中鼎物流首趟中欧班列驶向俄罗斯,打破晋中“内陆无远洋”历史;同年9月,首趟至哈萨克斯坦班列启程,山西物产直抵中亚;此后,从2018年开通乌克兰敖德萨公铁海联运班列,到2021年直达法国巴黎、土耳其实现“辐射欧洲”,再到2024年山西首趟光伏铁海联运班列奔赴马来西亚。一次次突破,揭开了我市对外开放的进阶密码。

如今,中鼎物流园中欧班列已实现规模化、常态化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850列,占全省中欧班列的93%,运送货物70余万吨,货值突破96亿元。依托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5个口岸,15条常态化出境线路织就“连东西、通欧亚”的物流网络。“周周有班列”的稳定节奏,让企业出海有了踏实的稳定预期。

“班列能稳跑,关键靠硬实力打底、优服务提效。”山西中鼎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材介绍,中鼎物流园作为全国首批23个国家物流枢纽之一,地处太原与晋中交界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3000余亩园区内,12条铁路线纵横交织,可实现铁公海无缝衔接、通关高效协同,年吞吐量达1400万吨,为班列筑牢“大本营”;服务上也精准发力,通过“优先上站、优先安排车底、优先装车”的机制保障“快装快发”,依托覆盖12个关键节点的全流程控制体系实现全程可追溯,再以专业团队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服务及定制化方案,全方位确保班列高效稳定运转。

太重集团的轨道车轴、晶科能源的光伏组件、亮宇碳素的碳素制品……如今,已有超过200家晋中及周边企业通过这条通道走向国际。而中亚的大麦、饲用小麦等回程货源,也通过班列直达,解决了牧原集团、大象集团等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形成“出口促转型、进口补短板”的双向赋能格局。

“下一步,我们计划新增至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的直达班列,还将探索‘班列+跨境电商’‘班列+海外仓’新模式。”乔材透露,未来,中鼎物流将进一步织密国际网络,让“钢铁驼队”成为激活晋中开放动能的“金钥匙”。

轨道绵延,驰而不绝。当满载晋中制造的集装箱穿越山海,当内陆城市的开放梦想照进现实,晋中正以中欧班列为笔,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画卷上,书写着更加有力的开放篇章。

记者 范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