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03
9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应急管理局、市科协就晋中市应急救援大队协助煤矿企业建立专职矿山救援队、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等进行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大应急、大救援”体系建设为统领,创新推行“队企共建”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企业协同,系统性推进专职矿山救援队建设。
目前,各项建设任务有序推进,灵石、昔阳驻县小队已正式挂牌运行。
●建队模式的实践路径
我市明确提出“队企合作、共建共用、区位互补、快速反应、救援高效”模式,由政府统筹顶层设计,企业提供人力物力,党组织嵌入建设全程,推动救援力量下沉至企业一线。
“队企共建”机制
1.企业牵头:由煤矿企业(如山西华熙矿业)牵头抽调专业人员,承担装备购置、场地维护等后勤保障。
2.政府指导:市应急救援大队统一制定训练标准、考核规范,并派驻教官指导业务,确保救援能力达标。
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1.共建共管:市应急救援大队将准军事化管理体系植入小队,制定《队员考核细则》《装备维护规范》等20余项制度。
2.资源共享:依托市应急救援大队的专业优势,各小队队员可参与全市统一的跨区域演练、专家授课,共享无人机侦察、生命探测仪等先进装备。
3.应急联动:各小队在日常备勤中,与企业安全部门建立24小时联动机制,定期联合开展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将事故预防端口前移。
●建设成效与推广计划
1.首期试点成果:2024年12月,灵石县率先成立全市首支政企共建救援小队。2025年1月,昔阳小队成立,44名队员通过矿山救护规程、装备操作等专项培训,正常值班备勤。
2.全域覆盖目标: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平遥、寿阳2个产煤县救援小队值班备勤,形成“市级统筹、县域响应、企业协同”三级救援网络,覆盖全市所有高瓦斯、冲击地压重点矿区。
3.探索市场化救援服务:未来计划将专职队伍服务范围扩展至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形成区域性综合应急救援能力。(王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