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时评

接过火炬 照亮征程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03

八十载风雨未改山河色,八十载烽火犹照民族魂。当《献花曲》的旋律在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回荡,当少先队员的歌声与烈士碑前的松涛共鸣,左权县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向历史交出答卷:抗战精神从未褪色,它早已熔铸为这片红色热土的血脉,在新时代的脉搏中奔涌。纪念,不是简单的回溯,而是以历史为镜,照见民族精神的永恒坐标;缅怀,不是沉湎于悲情,而是从先烈手中接过火炬,照亮前行的征途。

左权县的纪念活动,以“仪式感”唤醒“使命感”。从整理花篮缎带的肃穆,到开学第一课思政课堂的泪光,每一个细节都在诠释“铭记”的深意。当《不朽的丰碑》中左权将军的影像闪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将领的牺牲,更是一种信仰的坚守——那是对“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诠释,是对“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践行。这种精神,在诗词朗诵的铿锵声里,在师生们“打好人生底色”的誓言中,完成代际传递。在这方热土上,抗战精神不是博物馆的陈列,而是流动的基因,需要在每一代人的实践中激活。

今日左权,松柏苍翠处已不见硝烟,但纪念碑上的名字仍在呐喊。警示我们,和平不是历史的终点,而是精神的起点。当800名职工以诗词叩问初心,当孩子们在歌声中立下志向,抗战精神已化作新时代的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而这正是先烈们“敢教日月换新天”理想的延续。

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节点,我们当以革命先烈的牺牲为镜,照见自身的责任:让红色血脉永续,让民族精神长存。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这,才是对纪念最响亮的声音。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