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刀锋不卷刃 战旗别样红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9-01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请大家随我进入展览馆”,讲解员付瑞橦向大家逐一介绍着前言展板、英烈照片墙等版图资料。在仔细观展后,大家深入了解了白刃格斗英雄连的辉煌事迹,触景生情,纷纷沉浸在对那场战斗的回顾之中。

1940年8月18日晚,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和第三八六旅参谋长周希汉到石拐镇第一二九师指挥所受领具体战斗任务,为切断正太路运输大动脉,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第二十五团编入左翼纵队,由周希汉参谋长指挥,在第一阶段中分别攻占马首、上湖、和尚足等车站,破击寿阳至段廷段铁路。

8月20日晚8时,百团大战正式打响,各营连按照既定方案对正太线发起全线攻击。在一营攻击马首车站时,盘踞在冀家垴的日军由登木小队长率50余人,从第二十五团和新十旅的战斗分界线中间偷偷绕过龙化山,利用“青纱帐”隐蔽接近大落坡村,意图偷袭第二十五团指挥部。拂晓,日军潜行至大落坡村东南侧,八连炊事员张生旺从沟底挑水刚上到村口,发现高粱地里有敌人运动,便飞快向连队报告,此时我哨兵亦鸣枪示警。在指导员的带领下,战士们个个像猛虎一样冲上去,与敌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格斗。

一时间,冲杀声和刺刀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震撼着大地。战士们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菜刀砍。

六班一个战士被刺中腹部,仍英勇顽强,死死抱住一个日军,用牙齿咬断其咽喉,最后与敌同归于尽。小战士张腊生机智勇敢,对准日军肚子猛刺一刀,敌人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中。他迅速转过身来协同班长和另一个日军拼刺,日军前后都顾不了,又吃了张腊生一刺刀。日军被八连无所畏惧的气势吓到,狼狈窜逃。八连勇士们紧追在后,格斗随之转到高粱地。八连二排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勇猛顽强,与敌拼杀。勇士们端着寒光闪闪的刺刀,接连刺杀了七八名日军。刺刀被日军们的血染红了,连长任尚琮令三排掩护,自己率一排从翼侧向敌猛冲下来。敌人慌乱溃逃,一排、二排趁势猛追,毙敌数人,并击伤登木小队长。

打扫战场时,团炊事员张喜碰到受伤装死的登木,上去缴枪时,登木突然向张喜开枪。腿部受伤的张喜忍痛猛扑过去,一手抓住登木的手枪,一手用手榴弹朝登木头上猛砸,结果了他的性命。司务长牛显跃在买菜回来的路上发现一个日军躲在土洞里,便机警地爬到洞上。他趁日军伸出头来东张西望时猛跳下来,用两只铁钳似的大手卡住日军的脖子,日军挣扎了几下就断气了,就这样巧夺了一支枪。

这场反偷袭战,先后经历一个多小时,白刃格斗近半小时,共击毙日军队长以下40余名,缴获轻机枪两挺、步枪48支、手枪1支,还有敌人的钢盔、罐头、饼干等若干。八连在此次白刃格斗中,英勇杀敌,负伤和牺牲共30余人。

战后,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授予八连“英勇顽强”荣誉锦旗一面。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授予八连“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张万清、牛显跃、李金标、张腊生等同志荣获“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硝烟虽已消散,但英雄的事迹仍在大落坡村口耳相传、生生不息。讲解员付瑞橦感慨道:“铁心跟党、敢打硬仗、誓死杀敌”的白刃格斗精神镌刻在每一位战士的心中,那把“英雄刺刀”仍然锐利生辉。

记者 王爱媛 通讯员 郭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