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时间:2025-08-25
新华社客户端太原8月25日电 近年来,山西祁县经济开发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锚定智能制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新型工业化步伐不断加速前行,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
位于山西省祁县的山西恒达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集控组组长吕华一正在全数控轻钢生产线上作业,他介绍道,以钢板切割工序为例,六轴焊接机器人可将18毫米钢板的加工周期从8小时压缩至2小时、效率提升3倍的同时,通过智能补偿技术使材料利用率稳定达到95%;在焊接环节,檩拖板自动焊机融合视觉识别与激光跟踪技术,将原本需要3人组操作火焰切割、2人负责拼接校正的工序,简化为单人通过平板终端输入参数即可启动的全自动化流程,不仅消除人为误差,更提升了构件一次合格率。
传统产业转型,生产效率明显提升。据了解,该公司“科技赋能生产、数据驱动发展”的科技引领发展模式,激光切割机、智能中厚板卷板开平机、双弧双丝自动埋弧焊机等设备的使用不仅确保了产品100%符合客户毫米级精度要求,而且通过降耗增效使成本降低5%,真正实现了效率与质量的双重跃升。
在传统制造业车间插上数字化翅膀,释放出“智造”新动能的同时,智能化浪潮同样席卷着食品饮品行业。坐落于祁县经济开发区的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酿造基地,不断推进“酿造工序模块化、核心模块智能化”升级策略。该公司凭借70多年来对传统酿造工艺持续研究和解析,将酿造过程全面梳理为45道工序、102个环节,并将每个环节的关键参数量化为数字标准,由此提炼出398项工艺标准,推动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了智能酿酒。
特别是在线监测设备的使用,通过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生产环境中的关键参数,实现了现场管理前置,形成了实时动态反馈机制,显著提升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对传统一脉相承坚持和对科技与时俱进应用,在红星酿造基地融合得淋漓尽致。现在,无论是单位面积生产力,还是单位投资实现产能,红星都走在了行业前列。
山西瑞吉中通物流有限公司的智能分拣系统,在替代70%人工、降低40%人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快递物流服务效率,进一步方便群众日常生活。记者现场了解到一组数字:智能分拣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物品特征(如正反面、摆放状态),运行速度可达2.5m/s,分拣误差率小于0.01%;通过智能分拣交叉带系统将拣货效率从600件/人/小时提升至2000件/人/小时;直线交叉带分拣系统处理能力达72000件/小时,分拣准确高达98%以上,整体运行效率提升300%。据悉,中通智能分拣系统采用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和智能控制模块,无论是对自动上料、识别、分拣等环节,还是对从轻小信封件到重达30公斤的各类小件、箱、盒等包裹,均已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彻底取代了传统人工操作。
在园区数字化转型领头人的带领下,山西鑫丹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在煅烧、成型、焙烧、机加工等工序上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控制,在设备管理系统、能源数字管理系统综合作业影响下,焙烧车间单位产品天然气消耗以30-40m³的水平达到业内领先水平,产出效率提升了25%,良品率达到99%;山西云佳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管控,实施了覆盖原料智能配比、生产全流程监控、成品自动出库的智能化生产体系,从接包、整形、清包到喷码、机械手码垛,最终完成入库,全程仅需10分钟。
下一步,祁县经济开发区将持续发力强化创新力和创造力,在加快项目招引、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上争先进位,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刘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