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科教

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寇婷婷:

“家常话”解民惑 “政策理”暖万家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25

寇婷婷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宣讲就有多少温度。在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里,寇婷婷的名字总与“凉亭”“板凳”这些烟火气的意象相连。这位寿阳县城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的宣传股长,积极探索理论宣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路径、新载体,用8年时间琢磨出一套“接地气”的宣讲方法,让党的创新理论像春藤般来到寻常百姓家。​

凉亭里开课堂,板凳上话家常。“会议室的门再敞亮,都不如凉亭的风自在。”寇婷婷发现,老年人不爱进会场,却总在社区凉亭里扎堆聊天。2018年夏,她搬来小马扎,把党的政策解读变成了“纳凉故事会”。第一次在小区开讲时,她没带演讲稿,却揣着本“民情日记”。讲到养老政策,就翻开记录着医保报销难题的那页;聊到社区治理,就说起群众反映的楼道灯维修事儿。有位总爱抬杠的大爷,听完她讲“老旧小区改造如何申请”时,当场拍板:“小寇说得实在,明天我就去居委会填表!”如今,“凉亭党课”已在全县社区扎根,节气时她带着队员唱快板说三句半,节日里组织居民演小品猜灯谜,政策理论就藏在这些欢声笑语里。​

非遗里藏道理,集市中传心声。剪纸既能刻花鸟,也能刻政策;面塑既能捏生肖,也能捏愿景。寇婷婷深知,寿阳人爱听故事、喜热闹,便把本土非遗变成了宣讲“活教材”。去年中秋的“非遗小课堂”上,剪纸艺人正教居民剪“福”字,寇婷婷忽然指着红纸说:“大家看这镂空的地方,就像咱社区治理中的‘共建共享’,你留个空,我补个角,日子才能团圆美满。”一句话点醒众人,有人当场提议要加入社区巡逻队。更妙的是她打造的“公益集市”,医保咨询台挨着面塑摊,政策宣讲声混着锣鼓点,宣讲队员用自编的快板《全会精神放光芒 开启时代新篇章》解读完,一位大爷高兴地说:“这比看文件明白多了!还能看到咱寿阳的老手艺,真不错!” ​

一颗星火引众燃,千句家常汇暖流。“一个人讲得再好,不如一群人说得热闹。”寇婷婷不仅自己是宣讲能手,更像棵“梧桐树”,引得百鸟来栖。她手把手教年轻队员“三接地气”:语言接乡音、内容接民生、形式接民俗。“90后”小张初来时总念稿子,寇婷婷带她去菜市场蹲点3天,学了一嘴“咱寿阳人咋说话”,后来在“红色小板凳宣讲队”里成了“人气王”。如今这支队伍已有46人,8年里累计开展宣讲120余场,直接受众超过6000人(次),有效解答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澄清了模糊认识、化解了思想疙瘩,有效凝聚了思想共识和发展合力。

微光成炬,众行致远。寇婷婷的宣讲没有豪言壮语,却像春雨般润物无声。她用凉亭里的家常话、非遗中的巧心思、队伍里的传帮带,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生根发芽。这株由她亲手栽种的“理论之花”,正在寿阳的街巷和庭院里开得愈发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