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15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女性从未缺席。她们以柔韧之躯扛起家国重任,用坚定信仰书写无畏传奇。梁奔前,便是这万千巾帼英雄中的一员。
梁奔前原名竞一,平遥县襄垣乡襄垣村人。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英烈。梁奔前出身于一个教师家庭,幼时活泼好动,性格倔强、聪慧、善学。父亲梁元茂,省立师范毕业后在县内执教,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在她父亲的影响下,梁奔前从小便关心时局。1932年,梁奔前入本村小学,勤奋好学,成绩优秀。1936年,考入县第二高小。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三省,全国人民响应党的号召,掀起抗日救亡活动,梁奔前在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与进步同学走出校门张贴标语,集队上街头游行,以唤起“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七七”事变后,她抗日救亡的决心更加坚定,日本侵略军的“扫荡”祸及襄垣村,梁奔前带着抗日书籍,随乡亲们到山区的宋家岭村躲避,找机会给群众宣讲抗日救国道理,揭露日本侵略军的侵略罪行。
1938年4月,平遥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梁奔前家成为县、区干部与她父亲传递情报、布置任务的联络点,她常常帮助父亲站岗放哨。一天傍晚,她正在门外放哨,抗日干部朱指南一行二人下山执行任务到她家,被敌人跟踪,梁奔前机智地将二人及时藏匿起来。
1941年7月的一天,梁奔前的父亲清早起来一出街门,突然被日伪警察抓住。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梁奔前急中生智,迅速将父亲近日带回家还未隐藏的抗日书报藏在身上,假装解手藏在厕所脚踏板下,致敌人在搜查中一无所获,使父亲脱险。面对敌人的残暴行径,梁奔前满腔怒火,提出要上抗日前线,参加八路军,打鬼子。为了达到父亲提出的条件,她坚持每天在自己家大场院一口气跑二十多圈,使其父不得不送她到斜坡根据地,被分配到抗日教师训练班。
1942年春,梁奔前从抗日教师训练班结业后,到西崖窖、千庄、仁义等抗日根据地担任小学教员。她按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自编教材,灌输学生新思想,讲游击队打鬼子的事迹,传授抗日救国道理。她还经常带领学生们到群众中宣传,组织孩子们站岗放哨、查路条,安排一些机智的孩子到敌人据点附近的亲戚家为游击队探察情报。秋后,她担任区妇女会会长,组织民校,读书识字,唱抗日歌曲,讲光明前景,发动妇女交公粮、做军鞋,动员数十名青壮年参战,并与群众一起制造石雷。1944年冬,梁奔前被党组织调到县交通局做机密工作。
1945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一),日本侵略军袭击抗日县政府驻地三岔口村,残酷拷打无辜群众。梁奔前挺身而出,大声喝道:“要八路军我就是,要八路军我知道,不准残害无辜老百姓!”日本侵略军信以为真,日军队长立即亲自审讯,要她说出平遥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情况。面对凶恶的日本侵略者,梁奔前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她从容地说:“你们失败命运已定,中国人民不允许你们再欺压,今天你可以逞凶,明天就要受中国人民审判,你们今天可以杀死我,但要我出卖共产党员永远办不到。”日本侵略军恼羞成怒,把她推进火中,梁奔前高喊:“你们只能把我烧死,中华儿女是杀不绝的,共产党是烧不尽的!”日本随军翻译渡边龟二郎甚为感动,以“有事调查”为由请求中止死刑。当晚,渡边以“暂时放弃信仰,只图脱身”相劝。梁奔前答道:“无论如何不能说共产主义错误,哪怕是一时胡说!”日本军官见翻译“劝导”无效,数九寒天将梁奔前的衣服扒光,捆在屋顶上“冻冰”一夜。渡边龟二郎夜间偷用稻草覆盖,使其得以度过寒夜。2月16日,趁日本侵略军又胁迫其喊话引诱群众回村,梁奔前趁势站在高处,向山后群众高喊:“打倒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万岁!”喊声刚落,即被日本侵略军用刀劈死。梁奔前为中国的抗日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年仅19岁。
1957年12月15日,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访日时,日本翻译渡边给代表团一封信,讲出梁奔前牺牲前同日本侵略军作坚强不屈斗争的事迹。1964年,平遥县委、县政府为烈士勒石铭碑,重新安葬。1981年,平遥县委、县政府责成平遥县民政局筹建梁奔前烈士陵园,由当时千庄公社负责具体施工。1982年10月10日,重新安葬烈士遗骨,建成陵园,勒石铭碑。2022年,平遥县对梁奔前烈士陵园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修缮维护。
如今,梁奔前烈士陵园的石碑静静矗立,见证着岁月变迁,也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她的精神,历经风雨而愈发厚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红色基因,为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尊严奋勇前行。英雄从未远去,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深处。
记者 张子珂 通讯员 张彦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