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08
在平遥古城厚重的城墙下,一场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正悄然铺展。这座拥有54万户籍人口的大县,今年以困难群众最急切的期盼为发力点,在做好兜底保障方面下功夫,全力推进低保扩围增效,为万余低收入人口织密基本生活保障网。
作为典型的农业县,平遥农村人口占比高、人均耕地有限、农业附加值偏低,困难群体基数庞大。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带来流动人口增长的同时,也为社会救助工作增添了新的挑战。对此,平遥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持续发力,通过主动排查、上门解读政策,对救助对象进行动态调整。
如何确保救助政策精准惠及最需要的人群?平遥县低保中心以“主动发现、精准救助”为行动指南,走出办公室,深入街巷阡陌。
平遥县低保中心主任带队,将脚步迈向问题集中、信访多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以及党组织力量薄弱的行政村。在乡间小路上,业务骨干们采取 “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乡村一线。他们一户户叩门,对现有低保、特困对象的家庭成员构成、实际收入、刚性支出及生活状况展开“拉网式”“户户过”的细致复核,一笔笔记录下真实的民生账本。
救助对象是否续保?低保金标准是否需要调整?新申请对象是否符合条件?如何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监测平台?……
依据详实的入户情况和集体讨论意见,平遥县、乡两级迅速进行动态调整。这一过程不仅严格规范了审核确认程序,更通过细致入微的政策解释工作,让退出保障的群众心服口服,切实起到了“检查一村,规范一乡”的示范效应。
在筑牢基本保障网的探索中,平遥县低保中心为推进全县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在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方面和困难群众救助督导方面,创出了可借鉴复制的好经验。
面对基层力量薄弱的现状,平遥县于2018年底率先破冰。平遥县低保中心深入研究政策,结合县情起草申请报告,经多部门协同及县领导签批,成功落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选定令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组建了一支32人的专业队伍(大专以上学历,部分持国家社工证),按服务对象规模科学配置人员(400户以下1人,400-800户2人,800户以上3人),有效补强了基层经办能力。六年来,该项目已然推动社会救助迈入“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规范化轨道,实现了政府效能与社会力量成长的“双向赋能”。
督导机制是守护救助权利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平遥县低保中心,一个特别的机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与督导室”,如同困难群众权利的坚实后盾。中心配套制定“督导办法”,对群众反映且符合条件但乡镇未及时受理的个案,发出“一级督导通知书”,要求乡镇迅速以“最有利于困难群众”原则办理;对超30日未初审的,发出“二级督导通知书”,对不作为、慢作为导致不良后果的责任人移交处理。截至目前,精准发出的5份一级督导书,已推动5户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解了燃眉之急。
漫漫征途,只为群众绽笑颜。平遥县的低保“扩围增效”工程,正以扎实的行动、创新的机制和饱含温度的服务,将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手中。在千年古城的默默见证下,一份关乎基本民生的温暖答卷,正在晋中大地用心书写,为新时代的幸福图景夯筑起最坚实的根基。
记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