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丁思林:

抗日战场上的无畏先锋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08

在岁月长河静静流淌的当下,和平的阳光温柔洒落,我们悠然享受着这份宁静。然而,当我们回首历史,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丁思林便是其中一位。

丁思林,1913年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丁家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轻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那漫漫征途中,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他始终坚定信念。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丁思林随八路军开赴山西,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一营营长,历经娘子关、神头岭、长乐村、响堂铺等著名战斗,英勇杀敌,战绩卓著。

1938年9月,丁思林任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团长。1939年2月,丁思林率部参加冀南反“扫荡”作战,会同兄弟部队激战香城固,取得了全歼日军一个步兵中队、烧毁九辆汽车的胜利。同年7月,日军第一军纠集其所有主力第二十、第三十五、第一〇八、第一〇九4个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在华北方面军直辖第十、第三十五师团的配合下,进行“晋东(一号)作战”,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行第二次“九路围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丁思林率新一团奉命转战太谷、榆社、武乡三县,坚守走马岭,破击白晋路,冒雨夜袭黄卦,驰赴武西设伏故城东,完成阻敌滞敌任务。在黄卦战斗中,八路军以牺牲4人的代价,歼灭守敌32人,缴获枪支、密码发报机、照相机等军用器材200多件及大量弹药。

此后,丁思林率部受命撤回榆社地区。7月5日,日军第一〇九师团3000多人经南关、子洪口、来远等三路侵犯榆社。6日,丁思林率团与敌在榆社云簇镇激战两天。8日,千余敌人突袭榆社西周村,新一团陷入重围。丁思林指挥部队果敢突围,不幸被机枪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榆社、武乡、辽县、襄垣、黎城等县的抗日团体及广大群众,在榆社郝北镇召开隆重追悼会,悼念丁思林等为粉碎敌人第二次“九路围攻”英勇献身的烈士。

1939年11月16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撰写的《悼丁思林同志》一文,向各界人士介绍了烈士的事迹和生平。

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丁思林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如今,丁思林等英雄们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他们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

记者 王爱媛 通讯员 郭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