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科教

搭建科普连心桥 点亮少年科技梦

—— 晋中市“科普专家进校园”激活“双减”教育新引擎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04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后,如何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做足 “加法”?市科协紧扣市委“156”战略举措,联合市教育局推出的“科普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给出了生动而有力的答案。

自2024年启动以来,该活动已累计举办60余场,覆盖全市100余所中小学校,惠及学生1万余人次,成为晋中市落实“双减”政策的特色科普品牌。

依托山西大学城高校聚集、人才密集的独特优势,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建立“双筛选”机制,从驻晋中10余所高校中遴选学术造诣深、科普能力强的专家,组建起动态更新的科普专家库。截至目前,专家库已吸纳63位高校教授、科研院所骨干,涵盖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医学健康、食品安全等20余个前沿领域,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超50%。

如何将高校的“高精尖”资源转化为中小学生的科学“营养餐”?市科协普及部部长张彦云介绍,立足山西大学城驻地优势,我市构建起了“科协牵头、教育联动、高校支撑、社会参与”“市级统筹 + 县区联动 + 学校落地”的协同机制,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惠及更多青少年。

为确保活动扎实推进,每学期初,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发布活动计划表,市科协“一对一”协调专家授课时间与内容,县区教育局负责线下场地安排。榆次区创新采用“菜单式”选课模式,由学校根据学生需求“点单”、专家“配餐”,实现科普供给与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市教育局还引入爱心企业资源,打造“高途科普课堂”线上平台,通过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方式,将优质科普资源延伸至偏远地区学校,有效破解了城乡科普资源不均衡的难题。

活动开展以来,引起了中小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通过一场场科普讲座,学生们得以接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领域的核心主题和前沿科技。专家们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中小学的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并设置互动体验和问答交流环节。

借助有趣的实验、科技作品展示、动手操作体验等方式,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与魅力,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前觉得科学很遥远,现在发现它就在身边!”榆次区晋华小学一名学生在聆听了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任王丽老师的《心肺复苏》专题讲座后深有感触地说道。

张彦云表示,市科协将持续肩负起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牵头责任,运用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模式,集思广益、不断创新,以优质科普资源为科技育人注入新活力,为提升我市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更大力量。

从大学城的实验室到中小学校的课堂,从高校专家的智慧到青少年的梦想,晋中市正以科普为桥,连接起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的星辰大海。科学教育的“加法”正在书写“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新篇,为科技强国建设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记者 郝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