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要闻

同心守护一方安澜

—— 我市严阵以待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02

盛夏蝉鸣,左权县丰堠沟河道治理项目的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连锁砖渣土回填、撒籽种草以及护坡整理等收尾工作。左权县水利局副局长张建平介绍,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待整个工程全面完工后,河道防洪能力将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景观效果也焕然一新,真正实现治一条河道、护一方安澜、惠一片民生。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精心做好防汛抗洪预案和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工作。”殷殷嘱托时刻警醒:防汛工作容不得丝毫麻痹懈怠。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推进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形成防汛抢险救灾“拳头”力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防汛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落实是防汛工作的“牛鼻子”。我市63座水库、20条重点河段、33个中型以上淤地坝明确了294名责任人,并通过市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1760名水库、乡镇及重点村的防汛责任人全部完成汛前培训,以过硬的专业素养应对汛期挑战;128条河道、1173段河道堤防全面建立堤防包保责任制,严格落实“一库一策”“一坝一人”防汛措施,确保每一处关键部位都有人管、管得好。同时,高效组织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商调度会议和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研判暨防范应对会议,对汛期相关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对地灾多发频发情况制定充分应对措施,枕戈待旦,以最严密的部署、最扎实的举措、最迅速的行动,筑牢防汛安全防线,确保有突发情况时能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用责任与担当守护山川城市安宁。

物资储备与队伍建设,是防汛工作的有力支撑。汛前,我市全面完成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台账更新工作,落实各类防汛抢险物资4000余万元,落实专、兼职抢险队伍8000余人,储备大型龙吸水车、大功率排涝泵车、发电机等各类防汛物资和装备,市应急通信保障分队轮流备勤,市应急救援大队组织开展全市水域救援和抢险排涝综合训练,为抢险救援提供有力保障。入汛以来,认真组织防汛物资物料储备和更新补充,强化防汛物资调运保障,完善物资轮换和调运预案,确保关键时刻抢险救灾物资“储得好、调得出、用得上”。

“‘家底’足,底气才能足!”市应急救援大队大功率排涝泵车操作手赵宁向记者介绍,近两年大队新列装的9辆排涝车成为城市防汛的“主力军”。与传统设备相比,这批排涝车搭载14台便携式永磁潜水泵,重量更轻、功率更大、响应更快,单台泵每小时排水量可实现400至600立方米以上,工作效率提升50%,且车身灵活,能整车作业,也可泵车分离,人能到的地方就能排水,还能快速适应桥梁、低洼路段等复杂地形,为城市防汛排涝注入硬核动力。“以前3台泵才能搞定的活儿,现在1台新设备就拿下了,机动性能更是没的说!”赵宁连连点赞新装备的“战斗力”。

防汛是大考,更是一场硬仗,只有把工作做在前头,才能保证安全无虞。我市主动靠前、全面部署,完成181个山洪自动雨量站维护任务,受山洪威胁的690个重点防御村全部修订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组织开展群众撤避演练,落实撤离点2430个,织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护网”。紧盯中小水库、河道堤防、涉水景区等重点领域,全方位排查整治隐患,累计抽查检查项目177个,治理隐患48处。各县(区、市)完成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防汛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基层防汛“最后一公里”,确保防汛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当前,结合近期极端天气多发的特点,全市扎实做好全过程雨情水情监测预报工作,密切追踪天气变化及雨情水情动态,精准监测预报局地强降雨和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多部门开展会商研判,群策群力,通力协作,针对局地强降雨预警预报难、防御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为高效应对险情筑牢基础。

太行不语,萧水汤汤。我市正以责任和担当筑牢防汛堤坝,以科学和务实织密安全网络。风雨来临,坚固可靠的防汛工程、时刻待命的应急力量、深入民心的防范意识,共同守护着万家灯火,让这座城市在风雨中稳步前行。

记者 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