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4
炎炎夏日,求知步履不停。7月18日,市委人才办联合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清华大学晋中博士团成员聚焦“入企技术服务”开展“一周一主题”走访调研,11名在读博士深入山西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与黄河水利委员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在机器轰鸣、食物芳香与仪器微光中,触摸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脉搏。
踏入贝斯特机械制造车间,机油气味扑面而来。细纱机阵列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嗡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高速摩擦的独特气息。“看!速度差就在毫厘之间,牵伸的力量就从这里诞生。”随着工程师的细致讲解,高速运转的前后罗拉间瞬间生产出比发丝更纤细的纱线。山西贝斯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细纱机设计与制造,拥有40余年经验及多项专利。“现在不仅是棉花,包括化纤、氨纶等在内的面料通过这台电机均可以牵伸。目前,在全国的民营企业中,公司做细纱处于领先水平。”工程师介绍道。参观中,青年学子们饶有兴致地研究着纺织原理,对当前晋中民营企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浓厚兴趣。
步入海玉园食品厂区,博士团穿梭于石头饼与面包生产线,目睹面团在滚烫石子上跳跃成型,在自动化流水线中华丽变身。产品品鉴环节,一枚枚金黄酥脆的石头饼、馍片、薯片引得同学们赞不绝口。“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吃到过海玉食品,太美味了!而且完全想不到能用馍片的方法制作出这么多种健康薯片。”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梁正雄跟同学们热情地介绍。作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山西海玉园食品有限公司拥有省级企业中心和标准化生产车间及20余条先进的大型生产流水线,是目前山西规模最大的饼干生产企业。“海玉园让我们看到,地方特色食品不仅能保留‘舌尖上的记忆’,更能依托技术革新走向广阔市场——这正是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来自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任少睿说道。
走访调研的最后一站来到黄河水利委员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在这里,科技守护“母亲河”的画卷庄严展开。在水环境监测中心,从样品室到放射性测定室,从精密色谱质谱仪到连续流动分析设备,每一台仪器都是水生态的“听诊器”。综合信息平台上,黄河中游水文数据实时奔涌,构成数字化治理的壮阔图景。“水文现代化是守护国家水安全的基石。”工程师的介绍掷地有声。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杨立学在观看各水文站实时画面后心潮澎湃:“‘国家重大需求工程’这七个字,在现场有了千钧重量。前辈们在精密仪器间构筑起生态屏障,这让我深刻明白,未来所学,终须落于守护江河安澜、服务国计民生的实处。”工程师们与博士团成员围坐交流,从尖端技术方向探讨到如何将党建活力注入科研攻坚,思想的火花在安静的实验室里碰撞。
从贝斯特车间里牵伸“一线”的钢铁意志,到海玉园炉火中烘焙出的科技香甜,再到黄委中游水文局实验室里守护“一泓清流”的无声誓言,清华大学晋中博士团正在这条贯通产学研的征途上,通向以人才智力服务晋中最需要的地方。
记者 李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