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翼(左)
“榆社作为太行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浸染着无数先烈的热血,流传着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榆社县化石博物馆革命文物展厅内,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郝翼正站在展柜前,以充满感染力的话语,向20余名参观者讲述着八路军总部韩庄修械所的往事。
她身姿挺拔、语调沉稳,目光扫过展柜里的旧物时,透着一种特殊的郑重与坚定。参观者们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聆听。展墙上“太行精神”几个大字,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与郝翼的身影交相辉映。
对于郝翼来说,如何将革命历史讲精准、讲生动,便是她担任宣讲员以来始终钻研的首要课题。她虚心向专家和前辈请教,深入翻看县志、查阅大量资料,对“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
在为党员干部宣讲时,郝翼深情讲述山西工人运动领袖王世益的革命故事,那慷慨激昂的话语,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热血沸腾的年代,当讲到圪坨惨案、王家沟惨案时,她的语气变得沉重,历史的硝烟仿佛瞬间弥漫展厅。随着她的深情述说,一个个鲜活的名字、一段段壮烈感人的故事穿越时空,清晰地浮现在聆听者的眼前。党员干部驻足凝视着展柜中的文物,认真聆听着每一个故事,从红色宣讲中汲取更多信仰力量。
郝翼的讲台,远不止博物馆的方寸之地。她带着精心梳理的历史脉络与感人至深的故事,步履不停地走进书声琅琅的校园。为高中生讲革命历史时,她结合史料分析与时代背景,引导青少年理解“信仰的力量”,自觉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几年间,郝翼的宣讲足迹遍布城乡,从红色展厅到中小学校、从社区广场到偏远山村,她累计开展宣讲30余场。郝翼的讲解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总能直抵人心——因为每一个故事里,都藏着她对历史的敬畏;每一次讲述中,都饱含着她对初心的坚守。
在培育红色基因小小守护者和传承者这件事上,郝翼也有着自己的坚持。4年前,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启动“红领巾讲解员”工作计划,她主动请缨担任指导老师。在郝翼和同事们的精心教导下,如今,这批“红领巾讲解员”已能独立完成讲解,给来馆参观的游客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就要通过宣讲把红色种子播撒得更远。”郝翼说,她愿做那个播种的人,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