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太行忠魂铸丰碑

—— 十字岭烽火回响与时代传承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7-23

巍巍太行,峰峦叠嶂。十字岭傲然耸立,松柏长青,山势纵横,既是晋冀两省的地理分界,更是镌刻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站在十字岭峰之巅,风吹过耳旁,似在跟人们诉说着83年前在此上演的那场气壮山河的生死突围战。

1942年5月,太行腹地阴云密布,侵华日军集结三万重兵,以“铁壁合围”之势,直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一带,妄图消灭八路军总部机关和第一二九师首脑机关。

在得知日军倾巢出动,已经向麻田集结的紧急军情后,彭德怀、左权等领导果断决定八路军总部所有机关进行转移,并命令总部特务团阻击日军,为总部断后。

5月25日,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在十字岭一带遭敌包围。面对敌情,左权将军奋勇承担了指挥突围的重任,率领部队奋起应战。敌人发觉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合围圈,6架敌机俯冲狂轰,万余名日军如蝗虫漫卷。炮火中,左权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叮嘱着大家一定要保护好电台和机要文件,掩护着总部首长和万余军民冲出日军的包围圈。当左权和最后一批人员突围至一个山垭口时,一颗炮弹飞来,他被弹片击中头部,壮烈殉国,年仅37岁。这场惨烈的突围战,成为抗日战争史上最悲壮的篇章之一。

噩耗传来,山河同悲。中共中央的领导同志纷纷发文、撰词悼念。朱德含泪挥毫题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辽县父老万人请愿,辽县更名左权县,从此与这片左权将军用生命守护的土地血脉相连。

1965年5月,左权县人民政府将十字岭改称为左权岭,同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在左权将军殉难处建立左权将军纪念亭;

2015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80处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2023年3月,实施提升改造,增加架空天桥、献礼广场、文化馆、游客服务中心等景观节点,建设“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

2024年7月7日,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正式开园运营。园中有左权将军殉难处、左权将军纪念亭、左权将军临时安葬处,以及为悼念十字岭突围战中随总部转移牺牲的新华社、前方鲁艺、冀南银行等工作人员修建的英烈碑、英烈墙……这座新落成的文化园,成为左权人民乃至整个民族缅怀先烈、传承红色血脉的崭新地标。

暑期已至,红色研学之旅如火如荼,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迎来参观旺季。一个个身着校服的学生跟随讲解员吕莹的讲解,行走于这片英雄之地,目光追寻着先辈足迹,心中激荡着家国情怀。吕莹说:“十字岭是左权将军战斗牺牲的地方,是我们左权人民心中永恒的精神高地。我是土生土长的左权人,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左权人民现在的幸福生活”。

山乡绘新景,不负英雄名。左权儿女将缅怀之情化作发展动力,奋力实干前行。近年来,左权县大力加强国防教育阵地建设,已建成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1个、省级4个;打造了十字岭突围战纪念园、麻田八路军总部片区、桐峪1941小镇项目3个核心景区,建起10余个红色主题场馆,全力打造山西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大力发展研学产业,将一个个“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变为生动的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同时,在红色基因赋能下,生态保护、文旅康养、特色农业活力迸发,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造福老区人民的金山银山,英雄之地流淌着幸福欢歌。

太行浩气,穿越时空,历久弥新。83载光阴流转,那场血色突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英雄的热血忠魂早已深深融入太行山的每道褶皱,红色记忆在山峦间凝结成史诗,化为不断奋进的磅礴之力。而今,左权儿女高擎信仰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在红与绿的交响中,以奋斗为笔,以山河为卷,奋力谱写着新时代的壮丽华章。

记者 李晓雯 通讯员 张彦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