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卫健

“玫瑰不必长成松柏”,每一种性格都有优势!

来源:时间:2025-07-15

浩辰12岁了,腼腆、内向,喜欢看书、拼乐高、学习编程,不爱运动,朋友少,家庭聚会时常躲在角落里。浩辰的妈妈很焦虑,觉得他太文静、太内向、有些社恐,总是督促浩辰多交朋友、外向阳光些,还给儿子报演讲课。浩辰的爸爸有时会斥责儿子“胆小鬼”“不阳光”“属狗肉的,上不了台面”。浩辰尝试过改变,但是发现很难,他变得更加内敛、自卑。

雯雯14岁了,活泼开朗、爱唱歌跳舞,喜欢追星。父母却表示“雯雯从小就让我们操碎了心,人家女孩都特文静、自觉自律,她从小就调皮捣蛋、嘻嘻哈哈,一点女孩子样都没有。我们怎么扳她的性格都没用。最近还迷上追星,总出各种幺蛾子,就是不好好学习。”雯雯却说“爸妈总希望我改变,希望我是另一个样子,他们还总说是为我好。如果我生活在一个‘玫瑰不必长成松柏’的世界该有多好!”

“理想人格”

不一定理想

浩辰的父母期待儿子外向、开朗、擅长社交、男子汉,雯雯的父母期待女儿文静、乖巧、以学习为重。家长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文化背景的影响

人们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往往受个人成长和生活的文化背景所影响。

在欧美发达国家,人们更强调个人主义,鼓励个体独特性、以自我为中心,重视个人成就;在东亚,人们更注重集体主义,褒赞融入集体的行为,强调归属感,追求关系和谐。

性别刻板印象

家长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也和“性别刻板印象”有关。

性别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性别的性格特征、外貌、行为、角色的普遍看法或成见。比如男性应勇敢、强壮、强硬、甚至具有攻击性;女性应瘦弱、文静、温柔、情感丰富等。

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新的个性文化价值观要求的社会角色就是表演者的角色,每一个人都将成为表演的个体。”--沃伦·萨斯曼

美国文化历史学家沃伦·萨斯曼指出,20世纪随着商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变化,从崇尚“品格的文化”转变为“个性的文化”。

● 在品格为上的文化体系中,理想型性格是严肃、纪律严明而高尚的,强调责任、工作、荣誉、道德等;

● 在个性为上的文化价值体系中,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强调热情、大胆、幽默、有魅力、有主导性、有说服力等在“陌生人社会”中更有竞争力的品质。

20世纪20年代儿童教育专家们提出帮助孩子们发展有竞争力的个性。20世纪中叶开始,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沉默都是不被认可的,孩子们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合群、外向。内向型性格承受了越来越多的偏见。

当父母们陷入这样的价值体系中无力挣脱,陷入社会的竞争焦虑中无法自拔时,会想尽办法要为孩子进入“真实的世界”作准备。

但是这样的“驯化”真的有益于儿童发展吗?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性格特点自有其优势;而不恰当的“驯化”不仅无益于儿童更有“竞争力”,更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损害儿童本身的性格优势。

人格的海洋(OCEAN)

每种性格特点都自有其优势

人格的海洋(OCEAN)又称“大五人格”“人格五因素模型”,是心理学界公认的人格特质模型,心理学家经过多年分析发现人格可以分为五个维度,它们的首字母拼凑在一起便构成了OCEAN--人格的海洋。

开放性(Openness)

反映个体对经验的开放性、智慧和创造性程度及其探求的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构成这一维度的特征包括活跃的想象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以及智力方面的好奇。

● 在开放性上得分高的人是不落俗套的、独立的思想者、兴趣广泛。

● 得分低者则多数比较传统保守,讲究实际,偏爱常规,喜欢熟悉的事物胜过新事物。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反映自我约束的能力及取得成就的动机和责任感,是指我们如何控制自己及如何自律。● 尽责性高的人做事严谨、认真、踏实、有责任心,但也可能被评价为单调、乏味、缺少生气,或者会成为完美主义者或工作狂。

● 尽责性低的人则马虎大意、冲动、容易见异思迁,同时经常被认为是快乐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更有创意,有时能在需要时快速决策。

外倾性(Extraversion)

反映了个体神经系统的强弱及其动力特征,对人际互动的数量、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

● 外倾者爱好交际,通常还表现为精力充沛、乐观、友好和自信,在群体中健谈、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 内倾者比较安静,谨慎,善于思考,不喜欢与外界过多接触,但这不等于说他们就以自我为中心和缺乏精力,内倾者是含蓄而非不友好,自主而非追随他人,稳健而非迟缓。

宜人性(Agreeableness)

反映人性中的人道主义方面及人际取向。

● 宜人性高的人乐于助人、可信赖和富有同情心,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有时会“老好人”、将他人利益放在自己之上。

● 宜人性低的人多比较自我、为人多疑,喜欢为自己的利益和信念而争斗。

神经质性(Neuroticism)

反映个体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及内心体验的倾向性。

● 高神经质个体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倾向于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但同时他们对情绪的敏锐性也能帮助自己进行情绪上的沟通和表达,也能更好地体察和共情身边的人,当焦虑情绪被激发时会更有创造力。

● 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多表现平静,自我调适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的情绪反应。

正如艾伦·肖恩所说,“在我们中间,如果所有人都去当巴顿将军,那么我们人类就不会取得进步;如果所有人都成为梵·高,结果亦然。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需要运动员、哲学家、性感明星、画家、科学家;这个世界需要热情,需要无情,需要漠然,也需要怯懦。这个世界需要那些致力于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犬类的唾液腺会分泌多少唾液之人;同样,这个世界也需要那些捕捉到樱花之美、并能用十四行诗来传达之人;需要能用2页文字来剖析一个躺在黑暗中的床上、等待妈妈晚安吻的小男孩的心思之人……事实上,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杰出的才能,就注定了这股力量源自其他领域。”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种性格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缺点。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儿童性格发展和稳定的重要阶段,一味的否定、打压和惩罚只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孤独和积压消极情绪。

作为家长,真正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做法是了解和接纳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鼓励发扬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逐步引导鼓励孩子面对并克服困难。

同样,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需要认识和接纳自己。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生活在“玫瑰不必长成松柏”的世界,每个人都能在广袤的“人格海洋”里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少华. 人格心理学[M].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2] 苏珊·凯恩.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M]. 中信出版社,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