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14
植保无人机喷洒硅肥 资料图
盛夏时节,烈日当空。近日,在和顺县青城镇土岭村的千亩玉米示范田里,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正操控植保无人机开展硅肥精准喷洒作业。一架搭载有机肥液态转化系统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轻盈掠过玉米地上空,高压雾化喷头将发酵后的有机肥液化作细密水雾,均匀喷洒在翠绿的玉米叶片上,为正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送上“营养大餐”。
当前,和顺县玉米生长正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阶段,该县农技人员与种植户抢抓农时,运用智能无人机开展高效施肥作业,为2025年粮食丰产夯实基础。和顺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梁廷政介绍,基于北斗导航与遥感数据,无人机可自动调整飞行高度2至3米、喷幅4至6米,确保每亩喷施量误差不超过5%。特制液态有机肥富含腐殖酸、氨基酸及有益菌群,既能促进作物生长,又能改良土壤,避免化学肥料烧苗风险。效率方面尤为突出——单机日作业面积达300至500亩,较人工作业效率提升20倍以上。
“过去施肥可是个苦差事。”梁廷政回忆道,传统方式依赖人工或机械,不仅耗时耗力,还存在施肥不均、踩踏秧苗等问题。如今,无人机依托高精度导航系统和智能算法,能提前规划最优航线、自动避开障碍物,并实时监测风速、湿度等环境参数,确保肥料均匀覆盖。
在田间地头,这场“科技革命”正悄然改变着传统耕作方式。无人机在玉米田上空来回穿梭,喷出的雾化肥料如及时雨般洒落。短短两小时,就完成了过去10个人一整天的工作量。“更神奇的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我们能实现每块田精准施肥,庄稼长势也更加整齐。”梁廷政指着整齐的玉米田说,“无人机喷施有机肥还有效解决了大喇叭口期追肥的时效性问题,通过大喇叭口期叶片对有机肥快速吸收,能及时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尤其应对干旱或涝渍等逆境效果突出。”
从“人背机器”到“机器追肥”,无人机技术与有机农业的结合,正在书写“藏粮于技”的新篇章。随着智慧农业技术普及,无人机施肥正成为和顺县玉米种植的新趋势,标志着当地农业现代化迈出关键一步。
“这是智慧农业的起点,未来还将扩展至播种、撒药、产量监测等环节,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理系统。”梁廷政表示,“这场‘田间革命’不仅为玉米绿色高产提供样板,更为实现农业碳中和目标探索可行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科技力量正改变农民传统劳作方式,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