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太谷

太谷区“童心守护”托管班为职工子女撑起成长蓝天

你们放心上班 孩子我们来管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11

“幼儿园一放假,我和爱人就犯了难。俩人都在单位忙得脚不沾地,老家父母又过不来,把5岁的儿子单独放家里,我们真是一分钟都不放心。”7月9日清晨,太谷区“童心守护”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的开班仪式现场,常女士一边帮孩子整理书包,一边和身边的家长热聊,笑意荡漾在眼角眉梢:“听说文庙社区办了‘童心守护’托管班,我第一个就来报了名。你看这儿不光管作业辅导,还有各种趣味课程,大学生老师看得又细心,真是把我们上班族的忧心事全解决了!”

在太谷区,像常女士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并非个例。随着暑期来临,幼儿园放假,“孩子去哪儿”成了许多职工家庭的“甜蜜烦恼”。为破解这一难题,太谷区总工会联合多方力量举办了“童心守护”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该托管班由太谷区总工会指导,白塔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白塔区文庙社区发起,文庙社区工会联合会主办,并整合该区志愿者协会及多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于7月5日正式启动,服务将持续至8月5日,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职工家庭撑起一片安心的天空。

这不仅是一次暖心的民生实践,更成为太谷区探索“职工服务+社区治理+社会协同”新模式的生动注脚。“我们就想打造一个‘有人管、管得好、能持续’的托管平台。”文庙社区工会联合会负责人吴竹梅介绍,社区充分发挥基层阵地优势,前期挨家挨户调研职工需求,最终敲定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辟专属场地,既方便职工接送,又能依托社区资源开展多样化活动。

这样的服务格局并非偶然。今年以来,太谷区总工会将职工子女托管服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围绕“工会指导、社区主办、多方助力、志愿参与”的思路,构建起全流程保障体系:从政策层面明确服务标准,到协调社区活动室作为专属场地,再到联合教育部门规划课程体系,每个环节都力求精准对接职工需求。“职工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太谷区总工会副主席杜庆梅说,只有把服务做到职工心坎上,才能真正让大家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该托管班不仅解决“看护难”,更注重“有质量”。依托社区与志愿者协会的联动,这里组建了一支由返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了“作业辅导+特色课程+实践体验”的立体服务模式。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完成暑期作业,遇到难题随时能得到耐心讲解;精彩纷呈的特色课程、爱党爱国教育课,让孩子们通过红色故事绘本了解革命历史;科技创新体验,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而定期组织的辖区企业参观活动,更让孩子们走进生产车间,直观感受父母工作的价值与辛劳。

“这个假期太有意义了!”史洋凡笑着说,今年共有96名像他一样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托管服务,“既能帮叔叔阿姨们分担压力,又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

“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个模式推广开来。”杜庆梅表示,太谷区总工会将总结“童心守护”的经验,鼓励更多社区、部门加入进来,从课程体系、安全保障、志愿者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服务,让爱心托管覆盖更多职工家庭,“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安全、充实的假期,真正为职工解忧、为社会赋能。”

记者 路丽华 通讯员 薜志佳

记者述评

托管班里的民生答卷

□ 路丽华‌

当常女士眼角的笑意与清晨的阳光一同绽放时,一个关于民生痛点与治理智慧的温暖故事正在太谷区徐徐展开。“童心守护”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的出现,不仅为职工孩子撑起了成长的蓝天,更以“工会指导、社区主办、多方助力、志愿参与”的创新模式,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从“忧心忡忡”到“笑意荡漾”的转变,彰显着基层治理的精准发力。太谷区总工会没有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而是摸清职工真实需求,最终在社区这个“毛细血管”处找到了服务切口。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一条连通政府关怀与民生期待的温暖通道。

“工会指导、社区主办、多方助力、志愿参与”的服务格局,构建起基层善治的生态闭环。工会提供政策指导与标准制定,社区发挥阵地优势与组织效能,志愿者协会输送专业力量,大学生群体贡献青春智慧。这种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模式,既盘活了闲置的社区资源,又激活了社会的志愿力量,更培育了青年的责任担当。当返乡大学生史洋凡等陪伴孩子阅读红色故事绘本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代际交融的社会温度;当孩子们走进父母工作的车间,他们理解的不仅是劳动价值,更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精神传承。

从“童心守护”望向更远处,我们看到的是,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将心比心的温度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