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灵石

乡村新景入画来 幸福生活乐开怀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6-30

苏溪村

仲夏时节,走进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一栋栋住宅楼整齐排列,干净整洁的道路连着家家户户。

去年以来,灵石县静升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十乡百村”示范创建行动,各村结合实际,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扎实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确定垃圾定点收集点位,完善垃圾分类亭、垃圾桶等硬件设施,确保农村垃圾得到及时、高效处理。如今,“清洁直运+高效转运”的垃圾治理体系,已成为基层管理的亮点之一,静升镇的每一座村庄都发生了变化。

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村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坚持逢会必讲、逢事必提,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向群众宣传“垃圾不落地”的现实意义,让人居环境整治氛围更浓,环保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产业振兴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苏溪村地理位置优越,既紧邻王家大院,又离县城较近,因此,苏溪村紧抓关键问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将自身的资源特色和地域禀赋充分利用,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在灵石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帮扶下,苏溪村充分发挥资寿寺文化资源优势和毗邻王家大院的区位优势,发展“文旅+餐饮、民宿、康养”新业态,让苏溪村村民端稳“旅游”这碗饭。与此同时,该村还积极打造“百姓餐园”夜市项目,进一步丰富了苏溪村的产业。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苏溪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集体闲置的土地内划分一亩两分地实施了“家有一分田、分块化领养”项目,通过共享出租的经营模式,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村民告诉记者:“我们年纪都稍微大了一些,不能外出打工,村里搞的‘家有一分田、分块化领养’项目很好,我帮几户‘租户’管理他们的菜园,在家门口干起了老本行。干点农活,不仅锻炼身体,还增加了收入。”

苏溪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耿振芳表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发展多种产业,不断夯实振兴根基,拓宽致富路子,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同样,作为灵石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主阵地的静升镇静升村,也在悄然发生改变。记者走进位于静升村的静升古镇西街,入口处古色古香的大戏台,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沿着石砖路向东,小广场上,合唱团倾情表演,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这次来灵石旅游,体验感非常好,从王家大院出来后,我们在西街品尝了许多美食,一路走来心情舒畅,环境整洁优美,真是不虚此行。”游客姜女士说道。

今年,灵石县静升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资源整合、宣传赋能、品牌创建,培育壮大特色旅游品牌,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该镇充分构建旅游产品、民宿康养、文化体验等产业体系,积极谋划文旅产业提标提效。同时,持续推进静升古镇王家大院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充分盘活静升村古建筑文旅资源,创办以古镇东街民宿为代表的精品民宿56家,发展旌善老街美食“一屋一品”业态,将其融入王家大院精品游线路,让古建筑持续释放新活力。

记者 张凯鹏

摄影 通讯员 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