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5-14
日前,记者走进祁县西六支乡刘家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整洁有序的乡村画卷。以往如“蜘蛛网”般杂乱的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已不见踪影,全部统一规范入地,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这些线缆杂乱地横在空中,看着就不安全。现在好了,线缆统一入地,村子漂亮了,住着更安心。”村民李大爷笑着说。今年,祁县以“三线整治”为突破口,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效、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为了改变“三线”杂乱的现状,祁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三线”规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市统筹、县组织、乡推进、村企实施”四级联动体系。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详细规划整治方案,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建立督查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整治前期,祁县组织专业人员对该县行政村及主干道沿线的“三线”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在此基础上,祁县针对不同区域和线路类型,制定差异化整治标准,力求整治方案既符合规范,又切实可行。
在整治过程中,部门协作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协调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祁县供电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祁县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祁县分公司等部门单位,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祁县还创新整治模式,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对于精品示范村及重点线路,推动“三线”入地与村庄管网建设同步规划;对于暂不具备全村域整治条件的村庄,则聚焦重点区域和主干道,在小街小巷进行线路规范整理,其余村庄也开展集中梳理规整。“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整治效率,又充分考虑了各村的实际情况。”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祁县还积极学习先进经验,组织人员前往运城市万荣县、河津市等地实地观摩。“通过学习,我们开拓了思路,借鉴到很多实用方法,对整治工作帮助很大。”参与观摩学习的工作人员说。
如今,祁县“三线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在整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今后,祁县将继续深化“三线整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整治模式,增进区域合作交流,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绘就多彩画卷。
记者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