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8个职业健康好习惯,助您驰骋职场

来源:时间:2025-05-12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奔波于工作和生活之间。然而,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往往会使我们身心俱疲,甚至影响到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八个好习惯远离职业病困扰

一、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及其他健康损害,动态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为了解劳动者离开工作岗位时的健康状况,以便分清健康损害的责任。

二、建立了解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可以系统地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变化,是评价个体和群体健康损害的依据,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索取带章的复印件。

三、参加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员工必须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熟悉生产中的各个环节设备情况,以及每个岗位的防护要求,积累防范经验,增加辨识能力,不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上岗前要认真了解职业危害告知:包括劳动合同中的危害告知,职业卫生公告栏告知,作业岗位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等。

在平时工作中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及演练,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四、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要懂得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特点和性质,正确使用、保护、管理。要熟悉各种用品的性能及使用、维护和保养注意事项,对结构复杂的防护用品需反复训练,务求迅速正确地穿卸。应急防护用品要定期检查,接近作业点摆放,及时可用。

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离开工作场所时要更衣,仔细洗手或淋浴,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社会和家庭。

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可以减少各类物质进入人体,从而避免生产性毒物带来的危害。

六、禁止疲劳作业

消除疲劳不仅可以降低发生伤亡事故的概率,也可以防止出现“办公室职业病”。选择正确合适的工间休息方式,业余适当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及时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

七、警惕极端天气

高温作业易导致中暑,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尽可能避开中暑酷热时段,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

遇到六级以上强风、浓雾时,容易出现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等事故,不宜进行高处作业;雨天和雷天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作业现场有水、冰、霜、雪应及时清除。雨季和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现场要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

八、合理膳食

职工在做好劳动保护的同时,如能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可有效的预防减轻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危害。比如铅作业人员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苯作业人员可以选择高蛋白、高糖、低脂肪的食物。

通过培养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职业病的侵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记住,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的状态。让我们从今天开始,逐步养成这些好习惯,为自己的健康投资,远离职业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