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5-09
4月28日,记者来到山西大华玻璃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吹气、拉挺、退火、加工、检验、包装……短短几分钟,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生产下线,第二天就从祁县源源不断发往海外。
与此同时,在第137届广交会现场,大华玻璃展位上造型各异的酒具、茶具、果盘等家居玻璃生活用品、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境外采购商驻足咨询洽谈。“今年广交会我们有16个展位,都是玻璃器皿展区主通道最好的位置。截至现在,我们已与来自加拿大、阿根廷、印度等国家的采购商签订了300余万美元的意向订单。”大华玻璃副总经理梁文胜说。
这两个镜头的自如切换,就是今年我市外贸企业抓生产、抢订单的生动写照。1至3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3.88亿元,同比增长67.6%,增速全省第2。其中出口额完成6.84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全省第4;进口额完成7.04亿元,增速346.9%,增速全省第1。
这份成绩单着实来之不易,在复杂多变的外贸形势下,我市外贸经济直面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带来的冲击,一路承压而上,进出口逆势上扬。全市商务部门坚持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拓市场、增动能、强保障”多维度精准施策,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各家外贸企业有担忧更有行动,有压力更有动力,以创新产品、抢抓订单、开拓市场的积极行动,直面风雨坚韧前行,充分见证了我市外贸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彰显了晋中经济的强大韧性。
“多点开花”破浪行 “外贸朋友圈”扩容
从欧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传统市场到新兴市场,我市企业出海步伐坚定稳健,“朋友圈”越来越大。2024年,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进出口23.3亿元,同比增长90.64%。与我市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6个,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市场占比上升到61%。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对几内亚进口达5.43亿元,同比增长560%;对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进出口分别增长209.3%、119.5%、66.6%;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达9.12亿元,占比65.7%,同比增长140.6%;对RCEP国家进出口达2.38亿元,同比增长32.5%。
特别是在第137届广交会第一期期间,太谷昌林锹具有限公司携带四大类、50余种户外多功能锹参展,在主打出口欧美市场的同时,积极寻找新客户,阿联酋、卡塔尔、俄罗斯客户下单91万美元;山西榆次远大线材制品有限公司积极开拓非美市场,签订加拿大APP、THS公司及智利ARAUCO公司订单110万美元;灵石亨泰荣和金属压铸件有限公司研发的重卡沙地专用轮毂,深受中东客户青睐,展会期间收到客户名片150余份,获得沙特贸易商75万美元订单。
产业集群显韧性 外贸结构更优化
作为传统出口强市,我市正从“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型升级。
近年来,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发展迅猛、享誉海内外,先后获得“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西省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等殊荣,产品还荣登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亮相外交部蓝厅推介,特供北京冬奥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等,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人工吹制产品有95%以上是出口到国外市场的,现在的出口订单同样占到总产能的一半。”梁文胜告诉记者,欧美市场素以标准严苛出名,但大华的产品不仅在欧美市场站稳了脚跟,更是跻身高端市场,与宜家、家乐福、英国玛莎等著名商超保持长期稳定合作。
从出口结构看,我市“硬核产品”持续发力。一季度全市出口碳电极产品1.78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市出口总值26%。钢材出口1.15亿元,同比增长20.4%,占16.8%。玻璃制品出口7388万元,同比增长25.4%,占10.8%。同时,主要进口产品实现增长。铝矿砂进口5.96亿元,同比增长484.6%,为我市进口值排名第一的货物,占比84.7%;塑料粒子进口6315万元,同比增长71.9%;纸浆进口839万元,同比增长317.2%。
营商环境创优 民企担当主力
亮眼数据背后,是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活力充沛的经营主体。2024年,我市外贸实绩企业达到204户,创历史新高,企业数排名全省第三,民营企业成为我市外贸主力军。今年一季度,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达13.7亿元,占比98.7%,同比增长68.3%。
为推动外贸外资稳量提质,我市商务部门多管齐下,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在积极贯彻落实省对外开放“1+N”政策体系以及《晋中市参与“一带一路” 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基础上,形成常态化对外开放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落实《太原海关 晋中市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事项,深化拓展双方合作,进一步提升商务、海关政务服务和协同共治效能;落实我市与中信保山西分公司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企业涉外风险。此外,还大力推动发展服务贸易、中间贸易、数字贸易,促进传统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为外贸行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何帮助企业乘势而上更加高效“出海”?我市多次举办外贸政策宣讲交流会,对全市外汇结算量前100的优质企业,就提升外贸实操能力进行培训。同时,扶持外贸重点企业,组织开展出口信用保险补贴申报工作,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并联合宁波商务局创新举办“宁波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走进中国玻璃器皿之都”活动,以“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扩大玻璃器皿出口,推进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外贸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开年以来,全市以稳促进、以进固稳,积极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在不确定性因素依旧突出的全球环境下,一季度“开门红”的成绩来之不易,既是韧性体现,更是动能释放。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扩大市场多元化优势,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增长点,完善进出口生态链,强化政策保障支撑,全力推动全年外贸“量稳质升”。
记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