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俊芳
榆社县西马乡新村全村200多户500余口人。近年来,新村“两委”班子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乡村建设提标、产业发展提质、基层治理提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近年来,新村积极发展产业,以户为主体,让村民常有事做、有钱赚,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建设好宜居村庄;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更加和谐的村风和民风。
幸福,新村宜居的“新”底色
“我们村交通发达,位于G340国道沿线,距离县城十几公里。公交车每天早上六点半到我们村,下午五六点又返回村里,坐公交往返县城免费,想走就走,别提多自在了。”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应怀当了十多年村干部,谈起新村的变迁颇有感触。他说,近10年村里变化很大,发展了光伏发电、大棚种植等产业,村民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养老驿站有专人做饭,医疗有保障,生活很舒适。一些在外打工的人也陆续返乡创业,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农村。
走进新村,街巷干净整洁,处处井井有条,令人耳目一新。从2021年西马乡政府将全乡20万元“六乱”整治资金全部投入到新村,到2022年实施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到2024年落实省财政“一事一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三年来,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00余万元,村内3条柏油路及32条小街小巷完成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改造卫生厕所105户,村内绿化400余平方米,立面节能改造1万平方米,线路整治6公里,配套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居家养老驿站,全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在新村灰白相间的砖瓦房外墙上,不时会看到“远亲不如近邻”“帮人有福,耕读传家”“中华孝道,代代相传”的标语,间或还绘有一幅幅简朴的农家场景:伏案读书、田园耕种、船家摆渡、老幼同乐……这是榆社县职业中学古建专业班学生为助力乡村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新村开展的特色墙绘活动的成果,这既是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的集中展示,也是新村新风貌的一次华丽亮相。
富裕,新村宜业的“新”名片
产业新村是又一“新”亮点。为响应榆社县委、县政府蔬菜、肉牛“倍增计划”,新村先后投资430余万元,实施旧棚改造,配套“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生物防治”等农业技术和装备,特别是高标准建设榆社首家立体草莓特色种植大棚、智能连栋示范拱棚,推动本村设施蔬菜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面积稳定在200亩以上,产值突破800万元,通过合作经营每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与此同时,村里对两个养殖小区实施电力配套和标准化改造,肉牛、生猪存栏达千头,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35户养殖农户通过“托管代养”模式与禾畜旺公司合作,户均年增收1.5万元。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为新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村“两委”一班人坚持“党建引领”和“群众参与”齐抓共管,党支部、村委会团结一心,咬定目标不放松,从环境整治入手,结合“清廉村居”建设,采取“农户自筹+村委和项目补贴”模式,打造特色庭院彩绘“美丽人家”30户,自筹资金21万元,完成节能墙体改造75户。美丽环境蕴育文明新风,干部作风的转变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群众思想的改变和习惯的养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发参与环境整治成为村民自觉行动,真正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部群众一起干”,为美丽宜居新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图为西马乡新村鸟瞰图。
本报通讯员 张英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