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介休

执政为民——史记事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2-25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老百姓为了感念一位好官,会为他制作、奉送一把万民伞,或者立一座纪念碑,也可能请名人为他写一篇传记,让后人永远铭记。在介休,就有一座与众不同的“史公塔”,纪念明朝万历年间的好知县史记事。

史记事,字义伯,号莲勺,陕西渭南人。明朝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次年任介休知县,这是他入仕的第一站。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离任,在介休任职的时间只有5年,但其清吏治、重教化、正世风、利民生的杰出政绩数百年来广为流传,并收录于明朝以来各种版本的《介休县志》中。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为了引导民众重视教育、立德树人,由县衙主持在县城东南部城墙上建起了魁星楼,城墙四面各建3丈多高的悬楼,并在城东南40里的天峻山峰顶修建了一座实心圆锥形石塔。此塔高三丈五尺,形如狼毫,命名为“文峰塔”,介休百姓早起一出门便能仰望,崇师重教之心油然而生。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598年至1599年),介休旱灾严重,五谷薄收,城乡沉寂,万户萧条,史记事率先捐出自己的俸禄购买谷物,送到贫苦饥民家中,并带领县吏走进宅门大户,劝导富豪巨贾出银出粟、认捐认借,齐心协力开仓赈灾。与此同时,史记事积极组织百姓开渠引水、凿井提水进行生产自救,他跋山涉水奔波于山庄窝铺、田间地头,与百姓一道想方设法共御天灾,使得当地在大旱之年耕地没有荒芜,断粮农户没有外出乞讨沦为饿殍。

当年,汾河水由东北向西南穿介休而过,但河水浇灌的土地少之又少。史记事了解到周边地域筑有水渠,每年冬春两季引水浇灌,能够保障夏秋两季粮食丰收,于是派出县丞实地勘察,选择在罗王庄开筑一条深一丈、宽一丈五尺,总长八里的渠道。这条渠道在引入汾水之后,可浇地4000余亩。

介休北部部分村庄土地贫瘠、沙地居多,一遇干旱就禾萎苗枯、产量锐减。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史记事派出一名主簿进行现场勘测,证实适宜从平遥罗城村开渠引水灌溉。随即,他轻车简从,拜会平遥县令魏学征。这位平遥县令同样是一位愿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官员,得知从罗城村开渠不但对介休大有益处,而且平遥四个村也可以发展水浇地。同时,史记事还答应以双倍价格补偿占地修渠的损失。于是,两位年轻官员下乡入户进行劝解,百姓签字同意。此后,介休、平遥两地分段勘测、筑渠,成渠后全长40多里,沿线百姓都得到了实惠。

对于远离汾河的干石山区,史记事积极鼓励百姓凿井自救,教授他们凿井引水的技术。由县衙出台优惠政策,允许山区百姓每开凿一口井,可从县衙仓储中借谷五斗。短短几年,这里就增加了1300多眼水井,既缓解了旱情,又从根本上保障了粮食丰收。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为了正风俗、育人才,在文庙创办了育才馆,学舍、讲堂共计28间,县衙还组织编写了《正俗约》《四礼辑要》等教材。育才馆开办百年,介休中举人50多人、进士20余人,科第蝉联、文风昌兴,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才俊。

史记事依法理而不循旧制、多开源而不懈节流,对当地物力财力精打细算、量入为出,想方设法缩减县衙公务开支,规定凡迎来送往一律从简,衙门理事必须公平公正。他还坚持救助贫弱、严抑强暴,打击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因此,他的官声远近闻名、家喻户晓。

介休农户祖祖辈辈没种过棉花,衣被全靠从晋南购买土布缝制,史记事下决心实现当地棉花布匹自给自足。他从平阳购买了优质高产的红花棉种子分发给农户,从老家渭南请来棉花种植户手把手教授种棉技术,不仅很快解决了农民的生活需求,还丰富了介休的农产品品种,使棉花成为介休重要的经济作物。

介休因水而兴,又因水而困。洪山泉是当地主要水源地之一,为近一半村庄的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北宋年间,介休百姓在四朝宰相文彦博的主持下,将水源分为东、中、西三河,按照下游各村庄的田亩、流程确定配额,成为百年来洪山泉水分配的标准。明朝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数量的变化,之前的约定遭遇挑战,史记事经过广泛调查后,确定了“以地定水”的原则,并把原来水渠的木闸改筑成石闸,用生铁铸成了出水孔,上面盖分水窑、下面立石柱,一孔四尺归中河、一孔六尺归西河。分水窑水闸由几个村公认的德高望重之人掌管,根据各方需要开闸放水,最终化解了中河、西河沿途村庄的用水纠纷,还节约了大量泉水。

史记事在介休做县令5年,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勤政爱民的优秀官德赢得了介休百姓的尊敬和赞扬。

史记事去世后,介休百姓将其牌位供奉于名宦祠。清朝乾隆十一年(1746年),介休人张恭友独捐千金倡议,由梁旼等16人助工,在县城北门外修建了八层砖塔,命名为“史公塔”。至今,“史公塔”仍是介休地标性建筑之一,颂扬史公的历史功绩,彰显百姓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