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2-25
明朝崇祯年间,直隶栾城县(今属石家庄市)有一任知县是平遥县沿村堡人,名叫刘三元。他勤政廉政、造福百姓,不仅深受该县民众的衷心爱戴,还多次受到朝廷嘉奖,被提拔为兵部车驾主事、户部郎中、宁远兵备道。
刘三元,字聚奎,出生于明末,明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人,任直隶栾城县令。栾城地处丘陵山区,东与藁城接壤,南与赵县毗邻,这里原名古栾,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武子的采邑地,西汉置关县,东汉设置栾城县。
刘三元到任后发现,这里山大沟深、坎壑纵横,土地禾苗稀疏,山坡植被稀薄,农民播种只种大块地,小块地全部撂荒罢耕。栾城的妇女不下地劳动,宁愿饿肚子也不肯拿起锄头去耕种,更不用说纺花织布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刘三元决定扎下根来,反复思考后得出结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栾城百姓急需有人引导,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蹚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刘三元把日常衙务托付给县丞,自己带领几名随从和若干车马回到平遥,将家里储藏的荞麦种子全部取出来,并动员夫人带着纺车、织布机星夜兼程回到栾城。刘三元挑选了一片小块地,焚烧了杂草,将地开垦出来种下荞麦,还在公务闲暇将种植荞麦的方法和经验传授给衙门里的师爷、县丞、主簿、典史和衙役等,随后将他们分派到乡下去种“示范田”,县衙下发告示督促乡民到“示范田”参观,由县衙官吏向他们讲授种植方法。三两年时间,栾城的边头堰底和小块田里都见缝插针种上了荞麦。
到了荞麦扬花的季节,栾城的沟沟坎坎里开满了白花,远远望去就像蔚蓝色的天空中点缀了一朵朵洁白的浮云。到了秋收季节,百姓家家户户仓满囤溢、笑逐颜开,丰收的荞麦为他们的饭碗增添了新的味道,荞面制成的河捞、猫耳朵等成为栾城人日常生活的主打食物。
与种荞麦同步实施的是教授妇女纺花织布。刘三元将当地木匠请进衙门,让他们照着自己从老家带来的纺织器具样式打造了一批纺车、织布机,之后,把县衙官吏的夫人们请来,由刘夫人教授纺花织布技艺。一时间,县衙后院成了一座小型加工厂,一卷卷洁白的棉花经妇女们的巧手纺成了线,一捆捆经过浆洗的细线在织布机上翻飞,她们织染的粗布不仅解决了一家老少的衣被所需,节余部分还可以拿到县城里新开辟的马路市场售卖。长期蜗居家中的妇女们成为增加家庭收入的好手,栾城的女人们撑起了自己家的半边天。
几年后,栾城县野无闲田、地尽其利、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百姓勤劳肯干、崇尚耕织,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随着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逐步改善,县衙的赋税收入开始上升,新建的备荒粮库储备了大量粮食,刘三元便开仓放粮、救济贫困、抚恤孤残、施粥流民,还动员地主和乡绅捐款,组织起维护治安的乡勇大队,购置器械、惩治盗匪,用自己微薄的俸禄奖励做好事的百姓。在他的治理下,栾城县政通人和、民安地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盗匪绝迹、打斗不见,一片祥和兴旺的景象,全县百姓对他极为拥戴。
后来,刘三元因政绩卓著擢升赴京。
为了铭记刘三元的功绩,当地百姓自发捐资在县城南门外修建了长生祠,塑起了真人般大小的雕像,栾城百姓世代感念其恩德。
岁月流转,韶华如驶。在明朝后期,刘三元辗转多地任职,每到一处都因勤政廉政、造福百姓而留下了很好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