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2-25
榆社县,历史悠久,英贤辈出。炎帝的八世孙榆罔带着他的部落子民沿太行山麓而来,落脚于漳河的北源(今榆社县北部琵琶窑一带),依托充分的水源、广阔的田地,重建他们的部族邦邑——榆州国。一代又一代繁衍进化,一辈又一辈拓土开疆,生生不息的榆罔子孙们擎起了文明的灯塔,留下了忠勇的火苗。史上被称为“铁面小李”的明代监察御史李化龙就是一束闪亮的火光。
李化龙是明代榆社西厢里人,幼年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寄宿在姨父家,姨父一家对这个无家可归、聪慧忠厚的孩子照顾有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李化龙,就像大多数寒门弟子一样,“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将老师传授的诗词歌赋、诸子百家经典烂熟于心,希望通过科考走上仕途。
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李化龙考中举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考中进士,在榆社境内引起了热烈反响,因为他是西厢村中进士的第一人。十里八村的乡亲对这位天资聪颖、心性坚韧的农家子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赶来表达祝贺,张家三五文,李家一两文,从微薄的腰包里掏出那些带着体温的银钱,资助这位志存高远的年轻人进京,李化龙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精忠报国、抚恤百姓的清官,为父老乡亲争气,为山区小县争光。”他双眼饱含热泪,垂下颤抖的双手,虔诚地跪倒在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连连叩首,然后牵着一头瘦毛驴,背着一个小包袱,义无反顾地走向通往山外的羊肠小道。
然而,他面对的并非坦途,而是一个荆棘丛生的战场。明思宗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得到根本好转。这位涉世不深的皇帝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在朝政中屡屡铸成大错,清除了一批阉党,又重用了一批宦官,使太监们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统治集团矛盾日益加剧,农民起义军烽烟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刚刚抵达京都的李化龙先被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他继承了榆社人耿直豁达、无私无畏的秉性,在一次小范围讨论抑制物价飞涨的议事会上,坦诚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说:“如今兵乱四起、物价飞涨,要想让百姓度过眼下的困难,朝廷和地方都要尽力出手救援。”老官员们问:“你有哪些高招呢?”李化龙不紧不慢地历数了历朝历代在市场出现通胀时朝廷和地方联手救市的实例,要求朝廷拿出储存的物资投放市场,尽快平抑物价,让百姓安然度日。
李化龙的意见得到了老官员们的首肯,形成上奏朝廷的合理化建议,很快得到了明思宗朱由检的恩准。于是,朝廷和地方官署将库存物资按地方所需供给流通市场和边区贸易,流通领域很快活跃起来。李化龙的行事风格也得到人们的肯定,不久晋升为监察御史。
擢升监察御史后的李化龙,尽忠职守,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朝廷办事,他多次上疏奏事,要求朝廷注重整顿地方官吏,使他们奉公守法、力戒贪腐、为官清廉。他多次利用到地方考核官员、理事巡察的机会,调查官吏履职情况,将发现的少数违法违纪行为向朝廷举报。有一次,他到直隶某县巡察,发现百姓不愿意在本地生活,扶老携幼举家迁徙外地,有的甚至搬进山区。李化龙十分不解,于是化装成郎中到农村走访,发现根源在于课税很重,百姓因为避税逃离家乡。他打算向朝廷禀明此事,同行官员劝他谨慎行事,李化龙说道:“只要对老百姓有利,我动动这个太岁又有何妨?”他找到直隶巡抚奏明此事,很快就为百姓减轻了负担。久而久之,李化龙便有了“刚直小李”的雅号。
随着名声渐大,李化龙被提升为给事中,有了掌侍从规谏、稽查一部之弊误、驳正制敕违失之权,他深感责任重大,任内多次上奏,以犀利的文笔指陈官场丑恶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君臣互相信任,群臣忌互相牵制,“与天下共心投诚相示”;不能言而无信,“悠忽顿变,此法未效,而又兴彼法”;不能每事必经皇帝躬亲,更不能抓住臣下的小过失大做文章,养成唯唯诺诺的风气;不可拒劝谏斥言官,“愿皇上急为转之”。
明思宗朱由检看到奏折后,龙颜大怒,下旨将李化龙贬回原籍。李自成起义军攻进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缢,李化龙闻讯大哭数日。清朝命令官民蓄发改服,李化龙坚决不从,遇难而亡。
李化龙为官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为民谋利、刚正不阿,是后人敬重和学习的榜样。
本期人文读本摘选自晋中市史志研究室所编《清风徐来——晋中古今清廉人物故事选粹》,内容有删减,由董文龙整理,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