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2-18
集广村
尹方村
马和村
苏溪村
静升村
今年以来,灵石县静升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基层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绘就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垃圾直运环境美
走进灵石县静升镇马和村,一幢幢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连着家家户户,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跃入眼帘。
“以前,垃圾就是往垃圾池里扔,垃圾外漏现象很常见,一到夏天,又臭又脏。后来将垃圾池改为垃圾桶,但经常出现垃圾清运不及时的情况。现在,县里成立了环卫公司,每天到村定点清运垃圾,村里也每天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双管齐下,村容村貌越来越好。”谈及这些年农村垃圾的治理,马和村村民韩立民深有感触。
今年,灵石县静升镇结合各村实际,确定垃圾定点收集点位,完善垃圾分类亭、垃圾桶等硬件设施,确保农村垃圾得到及时高效处理。如今,“清洁直运+高效转运”的垃圾治理体系,已成为基层管理的亮点之一,静升镇的每一座村庄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垃圾治理要做好,入户宣传很重要。为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清洁直运工作,静升镇从教育、引导、规范入手,逐步展开工作,提高垃圾直运、垃圾分类的效率和质量,把灵石县委、县政府关于“垃圾不落地”的要求落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结果上。
静升镇马和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志宁说:“现在,我们坚持逢会必讲、逢事必提,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向群众宣传‘垃圾不落地’的现实意义,让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氛围更浓,环保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旺了产业百姓富
产业振兴是农民增收的关键。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地理位置优越,既紧邻王家大院,又离县城较近,还拥有资寿寺文化资源,因此,如何“将其自身的资源特色和地域禀赋得以充分利用,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成为了苏溪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性开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避不开的课题。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扶下,苏溪村充分发挥资寿寺文化资源优势和毗邻王家大院的区位优势,发展“文旅+餐饮、民宿、康养”新业态,让苏溪村村民端稳“旅游”这碗饭。与此同时,积极打造“百姓餐园”夜市项目,进一步丰富了苏溪村的产业。
今年4月,苏溪村更是在集体闲置的土地内划分一亩两分地实施了“家有一分田、分块化领养”项目,通过共享出租的经营模式,开启农旅结合新模式,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我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村里搞的‘家有一分田、分块化领养’项目很好,我帮几户‘租户’管理他们的菜园,在家门口干起了老本行。干点农活,不仅锻炼身体,还增加了收入。”年逾七旬的村民吴世华高兴地说。
苏溪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耿振芳表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通过发展多种产业,不断夯实振兴根基,拓宽致富路子,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文旅赋能促振兴
在风景秀丽的绵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的古镇——静升镇。古镇紧邻景区王家大院,建筑群雄伟厚重、秀雅古朴,宽敞博大、曲径通幽。走进古镇西街,入口处古色古香的大戏台,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沿着石砖路向东,小广场上,合唱团倾情表演,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这次来灵石旅游,体验感非常好,从王家大院出来后,我们在西街品尝了许多美食,一路走来心情舒畅,环境整洁优美,真是不虚此行。”游客姜女士说道。
今年,灵石县静升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资源整合、宣传赋能、品牌创建,培育壮大特色旅游品牌,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聚焦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项目引领作用。充分构建旅游产品、民宿康养、文化体验等产业体系,积极谋划文旅产业提标提效。持续推进静升古镇王家大院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充分盘活静升村古建筑文旅资源,创办以古镇东街民宿为代表的精品民宿56家,发展旌善老街美食“一屋一品”业态,将其融入王家大院精品游线路,让古建筑持续释放新活力。
以“地域性、文化性、特色性”形成全域乡村文化旅游抱团发展。苏溪村依托资寿寺,引进少林文化,构建以“少林资寿寺文化园”为核心的旅游格局;核桃洼村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结合休闲康养模式,持续打造“核桃洼村农业采摘体验园”,解锁“党建+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模式,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柏沟村依托红崖峡谷景区、军寨村依托金山度假园,发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特色民宿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文 \ 记者 张凯鹏
图 \ 记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