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2-09
活动现场向热爱开花调的人们赠送图书。通讯员 邢兰富 摄
寒冬节令冰封了清漳河水,太行山上却呈现出一派文化“闹”春的喜人景象。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刚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次日,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左权县便举办了一场与春节有关的文化活动——乡土文化纪录片《开花》首映暨乡土文库图书《唱开花的亲圪蛋》首发座谈会,这是由旅京左权籍企业家创办的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为弘扬乡土文化作出的又一次贡献,前者是该基金会出品的第九部乡土文化纪录片,后者是星河乡土文库的第九本书,旨在赓续太行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老区红色基因。
左权县是闻名全国的歌舞之乡,左权开花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开花调的左权人延续着太行山的文化血脉,而春节期间,唱着“开花”闹社火则是左权人血脉流淌的文化狂欢,纪录片《开花》因此赢得左权人高度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共鸣。
当天首映的《开花》,通过“什么人留下人想人”“核桃树开花黑夜开”“太阳开花甚模样”“你流你就尽管流呀”“爬山过岭就寻你来”五个篇章,介绍了王江兰、曹彦明、刘红权、石占明、刘改鱼五位左权开花调歌者的生存状态,展现出太行山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部纪录片,观众更多地了解了左权开花调的历史变迁、现状、文化价值等信息,强烈感受到了左权开花调的无穷魅力。
纪录片《开花》的制片人李晋萍,同时又是《唱开花的亲圪蛋》一书的作者,该书被乡土文化界誉为“左权开花调研究的最新成果”。李晋萍介绍,该书从民歌与地、俗、人三者的关系展开写作,借鉴口述史的呈现方法,以学生课外读本的结构呈现给读者。书中附有不同年代、不同歌手、不同唱法的四十多首左权开花调、左权小花戏、左权大腔的音视频,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左权民歌。
业内人士称,“这是一本值得被学习、被讨论、被收藏的文化读本,有汉语音乐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框架,有太行山区的文化语境细节,还有桥接不同背景读者的人文情怀。”
座谈会上,凝聚了一群热爱左权文化、喜爱左权开花调、并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人,他们不分职位、不分年龄,只因对乡土文化的热爱走到一起。左权县县长郭丰慧认真观看纪录片、并翻阅了书籍,他高度称赞并特别感谢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多年来对左权文化作出的贡献,他相信左权文化作为中国地方文化的一个优秀代表,将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温暖人、提升人的作用,也会得到国内外更多人的喜爱。
《开花》及《唱开花的亲圪蛋》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了左权县的历史和当下的生活,团结起更多热爱乡土文化的人们。左权文化界的前辈张基祥在座谈会尚未召开前,就冒着凌寒等候在会场门外,他希望下一代一定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太行精神。殷切之心,溢于言表。“牛郎歌王”曹彦明来了,带来民间音乐班里漂亮活泼的姐姐妹妹们,一起观看片子里的他们,品读图书中的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洋溢在繁荣的群众文化里。左权县盲宣队的艺人刘红权、王树伟来了,他们靠声音捕捉着与他们打招呼的人们的热情,盈盈笑意荡漾在眉眼之间。民间歌者郝玉兰的外甥孙献斌来了,他知道书里有他唱了一辈子“左权开花调”的姥姥,他把书紧紧抱在怀里,像是在体味姥姥带给他的精神慰藉。“亲圪蛋组合”的主唱王熙负责在门口发放书籍,将它们送到热爱民间文化的群众手里……
左权县教育局局长王锁明是本次活动的召集者,他表示,该书共印刷5000册,其中2000册将赠予县里初一年级学生,旨在从学生群体开始推广左权本土文化,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另外的3000册将赠予全国各地的民歌研究人员和爱好者。
座谈会上,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弓宇杰介绍了乡土文化纪录片《开花》的拍摄情况,他讲道:“十年来,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的摄制、采访团队,深入左权县的村村寨寨采访、拍摄,为了拍到美丽的星空,我们要在山顶的雪地里“潜伏”一晚上;为了拍到清漳河的激荡,我们要在大雨后的河床上蹲守,十几个年头,左权的村村寨寨都走遍了,才呈现出《开花》这部纪录片。”
李晋萍作为创作者,对乡土文化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有这么好的文化土壤,左权开花调一定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有这么多的人在关心并传承着,左权开花调一定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