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11-22
走在人生的低谷,我有幸与“潮头”相识,并一直不离不弃。
在那里,我遇见了民间文化大师冯骥才,想起了《神鞭》《雕花烟斗》,得知他为了后沟申报古村奔走呼号,推动全国的古村落保护。
在那里,我结识了刘德怀、刘思奇、温暖先生,他们后来成为我文学路上的良师益友、忘年之交,我敬佩他们谦谦君子、风流倜傥的儒雅人格。
那里,我应时任总编赵俭之约,递上了一本剪贴的拙作文集,认识了不少《晋中日报》的编辑记者,我敬佩他们的敏锐思维、学识才华,一处就是20多年。君子之交淡如水,文字往来心有灵犀。
有了“潮头”,我像是庄稼人守望一方田地,春播秋收,年年期盼收成;像是行路者遇见一泓清泉,疲惫之时,啜饮几口甘洌。
“潮头”是我倾诉心语、抒发情感的天地。当我不再迷惘、崇尚英雄时,我把《仰望一座山》投给“潮头”;当我追寻逝去岁月、缅怀革命先烈时,我把《抗战精神、天地长留》寄给“潮头”。
“潮头”是我的故土挚爱、老家乡愁。乡愁里有《母亲的花样年华》,有《老家年味儿》我与“潮头”共话年节,还有《赵树理笔下的退伍兵》,有农历大年三十的《全家福记忆》《耳畔乡音》。
“潮头”还是我文学之路的引路人。我的元好问美学专著出版,其序《太行深处的文化坚守》,得到“潮头”头条刊登的有力肯定和大力推广。元书之跋《我与元好问之结缘》,同样也是“潮头”热心鼓励。
回溯过往岁月,每到琳琅满目的报架前,第一眼最想看的,就是《晋中日报》,第一篇最想读的,就是心心念念的“潮头”文章。随年龄增长,对于文章发表已不再那么激动、急切,写出好文才是关键,发表与否在其次了。但是年轻的时候,看到自己作品变成铅字,那种按捺不住、溢于言表的满足之情,真是无法形容。
日积月累,发表的“豆腐干”积累多了,就有了把它们剪贴收集、装订成册的习惯。如今,翻开一篇篇大小不一的“豆腐干”,仿佛一篇就是一个故事,一篇就是一份记忆。
正是有了“潮头”的多年磨砺,我的文章逐步走向全国,在各地媒体发表。数年的坚持不懈,出版了精短作品集6部,《我的黄土风,我的高原》《九月阳光》《筑路家族》《最美遇见》等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创作多少作品,心中的“潮头”,永远都让我情牵梦萦。
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