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1-13
社火表演
喜庆欢乐
社火脸谱
南庄架火
晋中民间传统的社火活动多种多样,亦称“晋商社火”。古时,社火不仅给城乡劳动人民带来喜悦与祝福,还为城乡的各个商号、门店的开业和节日增添了喜庆和欢乐的气氛。晋中民间社火丰富多彩,是晋商社火历史长河中一朵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璀璨之花。
我国民间社火文化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火为生存的必需,由于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火的风俗,成了社火文化的起源。还有一种解释是:社即结社聚集,火即闹红火。古代人们崇拜和敬畏天、地、水,并为之封土建庙,祭祀的时间是每年的立春和立秋。届时,人们敲锣打鼓、高举火把,手提羔皮制作的灯笼,从四面八方赶来祭祀。男女老少不受任何拘束,采用各种形式,尽情地狂欢奔跳,任意地嬉戏杂耍,渐渐由最初的祭祀形式发展成集音乐、舞美、武术等于一体的游艺民俗活动,成为人们自娱自乐的街头表演艺术。
清代,随着晋中商业的兴旺,形成一个富足的商人群体,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开始寻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晋中民间社火也随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晋商足迹“遍布天下”,外地客商往来频繁,促进了各方面文化交流,社火文化也随之广泛传播。同时,晋商极力效仿苏、杭、扬三州之习,不断把外界的社火文化活动带入故土,丰富了民间社火的内容,给原本粗犷奔放的民俗文化增添了精致的文化内涵。
社火活动多在喜庆节日,以各村社自娱为主,间或邻村相互交流。其中,较为精彩的节目由商家特邀进城演出或在其商业贸易地和宅院演出,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形式、固定时间(每年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的社火活动,颇有群众基础。
民间社火种类多样,和晋商的商业和文化活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榆次民间通常的社火活动有铁棍、背棍、高跷、旱船、挖棍、彩马、龙灯、家老背妻、二鬼丢跌、大头娃娃、舞龙、舞狮、拍蝴蝶、刘三推车、冰山、绞活龙、扎黄河阵、抬花轿、放架火等。
跑旱船
挂灯闹元宵
挂灯闹元宵的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晋中自清道光时期以后,随商业的繁荣而逐渐兴盛。每逢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城内沿街铺面、寺观庙庵、大家小院,无不张灯结彩。各行各业,于街心搭造彩楼、悬灯结彩,请民乐班登楼献技、吹奏戏曲。色彩缤纷的榜纸悬挂街头,写满诗迷的彩带粘满墙灯。
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的太谷,曾是一个商业贸易的旱码头,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各商行票庄沿街接巷,各地商人往来不绝。商贾巨富,极力效仿苏、杭、扬三州之习,据说太谷的“宫灯”和“龙灯”就是客商自广东引入的,至于大量的灯彩则效仿扬州,故有“扬州的灯,太谷的影”之谓。
每逢灯节,太谷城内东、南、西三街商店林立,也是灯火最热闹之所在。琳琅的“灯彩”,随贸易的往来由外地引进,灯的造型随时而异,年年出新,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清朝年间,太谷的“灯彩”以品种多样、制作精巧、外观绚丽而著称。清乾隆时期之前,品种有纸灯、纱灯、羊角灯、绣球灯、缎绣灯等。清道光年间,商人从外地引进“宫灯”,“宫灯”用紫檀木、核桃木做成,精品灯立架都雕有刻工精湛的龙头,环饰流苏,口含宝珠。形状有八角、六角,分大、中、小三种。品种有玻璃、纱、绣之别。灯的横面有千家诗、唐宋诗,有彩色绘制的花鸟鱼虫山水,形态大方而高雅。其他如各种植物灯、禽兽灯、商标灯等,也花样新奇、生趣盎然。另外,对于一些财力微薄的农户,以悬挂俗称“走马灯”的“灯彩”为多,物美而价廉。
架火
架火
架火始于明代初期,是一种扎起架子燃放的焰火,在榆次、太谷等地很兴盛,尤以榆次南庄的架火为最,有“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之誉。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万民欢庆,各地百姓闹社火助兴,南庄百姓即放架火。时有江苏武进县人吕富、吕贵兄弟迁入,将苏州的刺绣、编织和彩绘等技艺带进南庄,融于架火制作艺术中,致使架火更加绚丽多彩、雄伟壮观。
南庄架火,以其工艺独特而令人惊叹。架火是以方桌高叠的塔式架火,全架高10米,呈三角形,常年12层,农历闰月为13层,层层飞檐高挑,檐角吊花球宫灯,吊架彩炮,彩炮外饰以精致的彩色图案。图案全部用五颜六色的手工纸和瓦金纸裁成细如头发的纸条编织而成,每个炮图案各异、风格独特,有寿图、八卦图、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专供观众欣赏架的角层均制作成通直的殿宇楼阁,金碧辉煌,内有制作捏塑的戏剧人物、树木花草、飞禽走兽,外周悬挂五彩缤纷的响炮与彩炮,响炮用于导火,顶端城楼高矗,彩带飘扬,纵观全貌,主次分明,宛若灯塔。由于架火不用通天柱加以固定,而只以四条绳索拉四角,从底端向上一层一层顶架,最后将绳拴牢,稳固如山,后人称之为“无根架火”。
架火多在元宵节的夜晚引火点燃,由当地最有名望者担负,在距架火几十米外的高处点燃导火索,一时火花争芳斗艳。殿宇楼阁忽隐忽现,十分壮观,同时搭台唱戏。一般是先放火,后唱戏。
在明清时期,岁岁新春元宵,远近村民均往南庄村观赏架火,外省、外县客商也借观赏之机云集南庄,洽谈生意。据民国《榆次县志》卷十“岁时”载:“春初迎神赛会,多放架火,南庄村的架火尤有名。架桌高矗,常年十二,闰月十三,其桌面作金碧楼阁,全用纸制;顶竖二旗,侧簇花幡;缀铃铛,中联炮火,若缨络,燃炮于纸条,具各种各样,有逾纂绣,架火中无植竿,四角各以绳索之固,它处无所也。”记录了古人对南庄架火的评价。
“架火”成为一件集雕塑、绘画、结扎、糊裱、剪纸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是民间艺人的纸扎艺术精品,每逢盛大的节日,曹家、常家常常要搭架火。
舞龙
绞活龙
清代嘉庆年间,太谷田家后人田氏经商于广东,将绞活龙的制作技术由南方引进太谷,遂成为太谷独特的民间社火活动之一。
活龙长四丈五尺,纸扎龙头,布制龙身,选空旷之地搭“龙棚”两座,高一丈八,距十八丈。“龙棚”之间由若干绳索相连,中间悬一圆珠,取“二龙戏珠”之意。两条“龙”系于绳索上,龙身内置灯烛数盏。“龙棚”中人力绞动绳索,二龙即可上下左右作飞腾状。地面上则由数十人舞动“老龙”上下配合。
榆次张庆村的绞活龙有所不同,也很受人们的欢迎。相传,在清代嘉庆年间,有龙灯在城墙上转叫“压城”。后有钱人家为了“压院”,便把龙灯悬空在屋顶之间绞动,故称绞活龙,在清末民初最盛行。绞活龙技术性很强,它是经数十人在两屋空中相对操作表演而成的,难度很大。龙的制作工艺也很复杂,先用竹条围成直径一尺的圆圈,再用各色绫罗绸缎在竹圈外连接成龙身,每个竹圈下系一小铜铃,然后和龙头龙尾连接成龙的形象。龙珠也同样用竹条和绫绸制作而成。
这一活动主要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进行,有的村选择空旷场地,在两边相对搭成彩楼,相距20余米,高有五六米,彩楼用柏叶或彩布装饰;有的地方为了省事,在街道上选择同等高的相对房舍进行。两房之间系14条铁丝、4根麻绳,用4组辘轳来牵引绳索,龙珠悬于中央。铁丝上平吊两条彩龙与龙珠,内置蜡灯数盏,在空中上下左右翻腾飞舞,构成二龙戏珠等造型活动。
表演时,两边的操作者在锣鼓点的伴奏下,以舞龙的技巧绞动辘轳的绳索,使二龙在悬空的铁丝上升腾飞舞,往来窜动。龙身上的铜铃随着彩龙的舞动响起清脆的铃声。它们时而你追我赶,时而二龙戏珠,做出多样变化。双方表演者默契配合,动作协调一致,使悬在空中的两条龙相互交织,上下盘旋,达到龙腾虎跃的表演效果。最后,两条龙的口中喷出凌空四溅的烟花,配合场地上点燃的“锅子火”与各种炮火,火焰腾空而起,光芒四射,在锣鼓点的急速演奏下,把活动推向高潮。灯火辉煌,锣鼓喧天,绞活龙的场面蔚为壮观,让人流连忘返。
盒子火
盒子火是民国时期由祁县大德通票号从北京专门采办回的一种焰火。
盒子火形如盒子,盒面绘制与外表装饰都十分精美,先放于商号的货棚内供人欣赏,燃放时置于马道宽敞处,引信点燃后,既分层突出,又层层相联,色彩鲜艳,变化多端。内容有“一本万利”“榴开百子”“鱼龙变化”“滴滴金星”等。
耍龙灯
龙的形象源于我国古代各民族的图腾崇拜,能行云布雨,被视为吉祥的化身,是消灾降福的神物。因此,舞龙成为社火舞蹈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表达了人们祝愿人寿年丰之意。
舞龙灯是商人由南方移植而来,盛行于清代,是一种集体舞。龙头重三十余斤,龙身由一匹布做成,龙尾用碎竹条扎成,龙身长十丈,由十数人各持一节。舞动时,配以民乐,吹以螺号,龙头摆动,龙身腾飞,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旱船
旱船
旱船也是春节元宵节期间的民间社火舞蹈之一。盛行于清中叶以后,由在南方经商的商人模拟江南水乡篷船作平地漂动状,故名旱船。船长2米,呈元宝状,中间耸立一顶类似花轿的模型,四面可看见人,用彩色布料围裹于船周围。乘船者多为一人,也有二人共乘一船,在艄公的指挥下做各种表演动作。表演内容多与船有关,因大部分表演时间处于跑动状态,所以又叫跑旱船。
抬花轿
抬花轿
古代花轿有八抬和四抬两种,八抬者大都为七品以上官职乘坐,俗称八抬大轿,而民间乘坐的是四人抬的轿,俗称花轿。在旧社会,交通不便、道路难行,当时的交通工具有马、骆驼、推车、大车、轿子等,其中,轿子是最高级的代步工具。轿子的制作很讲究,不论八抬或四抬轿,形状基本一样,但在木架外的布罩上,那就差别大了。好的外罩上的图案全是刺绣而成,如花鸟、戏剧人物等;一般的只是镶嵌着不同形状的水银玻璃,闪闪发光。轿顶的四角都挂有彩色丝穗。轿杆用好的榆木制成,硬中有弹力。轿夫统一步伐,把轿一颠一颠的。交通工具逐步发达后,花轿就成了结婚娶亲的专用工具了。民间把抬花轿也加入到社火中,外形如同真轿,但制作比较简陋,轿内无底,坐轿者自行走路,抬轿人做着优美的抬轿动作,表演起来,非常好看。坐轿人的妆扮、步伐与抬轿人协调一致,做着表演动作。
踩高跷
高跷
高跷,俗称踩高跷。榆次的高跷,大都一米多高,选用木质坚硬的木料制作而成。活动中人数的多少,由所扮演戏剧的角色来定,通常以戏剧《狐狸缘》中的人物而扮。其中有花脸、丑角、老生、老旦、小生、坤角。
在演出活动中,有各种多人造型,以及做跳跃高板凳等极具挑战性的动作。尤其是在初春季节的正月,天寒地冻、道路不平,有时下雪后结冰打滑,活动时难度很大,有一定的危险性。
沈老爷坐轿
沈老爷坐轿盛行于清末民初,是太谷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该舞蹈流行于北洸村,是人们到介休绵山祈雨接水返回后进行的一项社火活动。传说,有一个非常富裕的沈姓老者,经常组织这项活动,在群众中颇有声望。沈老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老爷坐轿”更名为“沈老爷坐轿”。到清末民初,北洸村曹家的一名佣人和村里的老艺人对这一形式进行大胆改革,将原来的两人抬轿改为一人抬轿、一人坐轿。该舞模拟坐轿抬轿动作,配以民乐,为春节期间街头活动。
舞狮
耍狮子
每逢节日,晋商都会让家中的佣人扮演或舞狮艺人表演耍狮子。
耍狮子是传统民间娱乐活动,分文狮、武狮两种,文狮为黄色、武狮为绿色。大狮成对,由两人扮演;小狮成双,由一人扮演。耍狮人持球引导,狮子随着锣鼓点的快、慢、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可作“滚球”“跳板”“走桩”等融杂技与武术于一体的惊险表演。太谷曹氏家中就备有大、小狮子各6对,闹社火时,由家内佣人表演。
拍蝴蝶
拍蝴蝶是榆次民俗中小女孩捉拿蝴蝶为场景的一种嬉戏社火活动。多为一个中年男子和两个女孩表演,但也有一女或多女参加表演。
制作时,先用彩色纸或绫绸捆成多色蝴蝶,然后用竹板做成细竹条,将蝴蝶捆在竹条头端。女孩子们要化妆,穿戴好美丽而鲜艳的服饰和头饰。在活动时,扮装的中年男子双手握着捆绑好蝴蝶的细竹条20余根,把竹条上的五彩蝴蝶抖动得翩翩起舞。捉蝴蝶的女孩随着蝴蝶的飞翔时而高跳、时而蹲跪、时而左右翻身,做多样旋转动作,在锣鼓点的配合下十分好看。
刘三推车
刘三推车,俗称坐推车。它是用木架和彩布制成的,外型似推车,取材于古戏,故而得名。
制作推车时,先用木料做成简易的推车棚架,布上画车轮围在推车架周围,坐推车者原是女扮男装的青年,后逐步改为年轻女子。推车者用布带将车架挎在脖子上,用谷草绑成两条假腿和假足,盘在车棚架上,穿着女裤,和坐推车的真人衣服连在一起,好似真人坐在推车上。推车者扮作老者刘三,前面有一人扮作愣小子拉车,三人默契配合,进行多种多样的嬉戏活动。
家老背妻
家老背妻,也有扮作猪八戒背媳妇者。在外形上是两个人,实际由一人扮演。扮演者的头为妇人装饰,身着男款衣裤鞋袜,身上背着妇人的假身,一手抓着男士的头,一手在外做动作。表演时,男女的表情、动作各不相同,要默契配合,如上坡、下坡、过河、上扶、下跪等动作,全由扮演者一人体现,难度很大。
二鬼丢跌
二鬼丢跌
二鬼丢跌,亦称二鬼摔跤,也有扮为二人摔跤者。它是由一人扮演的一种社火活动。二鬼,是用一块长二尺、宽七寸的木板,上面两头做两个假鬼或假人,装扮着各自的衣冠,将木板捆绑在扮演者背上,下面着裙装。扮演者两手握着两个木制的假足,穿着真鞋落在地上,和两只真脚相互配合动作,使背上的两个假鬼好似打斗。它们左右翻滚、前后跪趴,有时前进、有时后退,这种一人趴在地上、没有视线的高难度动作,就是在初春的正月,扮演者也是汗如雨下。
铁棍
铁棍
铁棍又名抬阁,始于清代,盛于民国初年,在晋中各地广为流传。各大字号商家都自备有抬阁等社火器具。如太谷曹家每年四月十八日都要举办铁棍表演,附近的村民都来观看,商贩前来兜售商品,十分热闹。这项活动逐渐流传下来,成为一项较为隆重的村事。
铁棍是集戏剧、舞蹈、音乐、美术于一体的社火表演形式,分为平棍和转心棍。
铁棍是榆次民间最普通、最热闹的一种社火活动。铁棍的造型和式样很多,大多是带有故事性的戏剧人物,有三人棍和二人棍之分。三人者,取材于两女一男的扮演,如《白蛇传》中的白蛇、小青、许仙等。二人者,取材于一男一女的扮演,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又如《西厢记》中的张生和莺莺;有的扮演《少华山》《七星庙》《铁弓缘》《凤仪亭》等人物或两个小姐者均有之。铁棍的制作比较复杂,一般是用榆木做底座,选4米多长的两根榆木做抬杆,活动时由前后各4人抬着。铁棍的底座上配有背景,如山水、楼阁、花卉等,形态各异。特别难做的是铁架子,因为人要在三米高的地方站立,且经常摆动,铁架子扎不好,就会出现安全问题。如青蛇背剑,小青的肩上斜背着宝剑,剑头上站着人。还有转心铁棍,是最上边的人自动旋转,所以铁棍的架子不但美观奇特,而且要十分坚固。
随着时代的发展,铁棍逐步演变为灯棍,即在整个铁棍造型上安装各种彩灯,同时将几串彩灯缠绕在人身上,接通电源,整个铁棍五彩缤纷、流光溢彩,晚上表演时就成了灯棍。铁棍的表演者,多为十二三岁的少女。封建社会有钱人家,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了早给孩子选亲,即把女儿送到大村镇上进行铁棍表演,即可名声远扬,招来门当户对的提亲者。
背棍
背棍
背棍,俗称背背棍。它和铁棍是民间社火中的姐妹系列,一般抬铁棍的地方,都有背棍。
背棍和铁棍不同,背棍有担棍和背棍之分。担棍是一人背着两人,背棍则是一人背着一人。上背棍的娃娃多是幼童,经过化妆和衣冠装饰,远看就像十三四岁。而背棍者,都是身体强壮的后生们,他们将下半截铁架子先捆绑在身上,上背棍的小女孩在下面化妆好,然后用白布捆绑在上半截的背棍架上,穿好服装,最后和背棍人的下半截架子插口接在一起。活动时,背棍者随着音乐节拍在下面怎样扭动,上面的人就怎样摆动。背棍者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表演时间的长短可以更换,而架上的幼童则比较固定,除特殊情况外,一直到表演结束方能卸下妆来。通常社火中的背棍,最少在三根以上,并和铁棍紧密配合。
挖棍
挖棍是和铁棍、背棍配合表演的一种社火形式,亦称翘棍。挖棍是根据杠杆原理制作的。其制作方法是:下面用两个车轮,横穿一根轴为支撑点,支撑点上装有一根较长的主杆,由原来的几米长发展为10余米长。主杆选用坚实耐用、细而均匀的木杆。有的主杆上绘有龙身图案,主杆头做一龙头;有的主杆上缠有彩布,主杆头做一展翅高飞的白鹤。表演者一般选用胆大的男童,扮成孙悟空、哪吒等角色,身穿戏服、口衔响哨、手拿拂尘、脚系铜铃。挖棍表演时上下左右在观众头上舞动,发出阵阵铃声。在热闹非凡、人流如潮的社火场面中,它能起到打开场子和给整个社火表演开道的作用。
九凤朝阳
九凤朝阳
九凤朝阳为太谷独有的一种社火活动,产生于太谷朝阳村,是用竹架子先制作九只凤凰的模型,再用彩色纸糊裱成色彩瑰丽的凤凰。每个凤凰中间要留一个人的位置,还要选身高一样的精干青年充当社火的主力。活动时,人站在中间,两手各执一个凤凰,随仙童的指挥口哨,边舞边唱,九只色彩艳丽的凤凰随着舞动的节奏排成“七”“土”等字样。晚上,则在九只凤凰身上点满蜡烛,灯火辉煌。当人们朝拜时,九只载歌载舞的凤凰绚丽多彩,仿佛展翅欲飞。每逢新春之际,北洸村曹家常邀请艺人们前来表演。
九曲黄河阵
九曲黄河阵是民间传统社火节目之一,俗称游黄河,亦称游迷魂阵。这一活动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
九曲黄河阵取材于《封神演义》中三霄娘娘摆九曲黄河阵助纣抗武王之事,系小说作品中的一个情节。榆次怀元村和演武村的九曲黄河阵,很受人们青睐。
九曲黄河阵的阵式多种多样。扎阵时,选宽广的平地,用1.5米的高粱杆做标杆,依阵图所示,顺序进行,用火柱引孔,插在地上,用细铁丝或麻绳将所插的高粱杆连接固定起来。阵内线路横竖各19行,行距1.5米,每行插标杆19根,加之出入阵口4根或5根,总共是365根。这总根数是按全年365天计算的,即每日一根,如遇闰年,即为366根。高粱杆绑扎好后,再把糊有五色纸的油灯盏(俗称灯围儿)固定在高粱杆顶端即成。
扎好的阵图,外观呈平整方形,出口和入口各一个,但阵内有多口和不畅通的阵道,俗称大阵套小阵,外阵套内阵。当夜幕降临,糊有五色纸的小油灯点燃,远望一片火海,景色奇幻,近观曲折回环,灯路如流,形如滔滔黄河之水,蜿蜒奔腾而下。游人在阵内如走错口,就会进入死通道,一旦头脑迷糊,就在阵内迂回,如路线走对了,过程走完就能出来。
九曲黄河阵,有的村是专门扎阵,而有的村是和临时搭的“三官”神像庙宇挨靠在一起。村民们为了寄托来年风调雨顺、驱雹消灾、五谷丰登的愿望,便在“三官”像前摆供敬香,并祈祷许愿。
元宵节期间,多数地方还要和其它社火,如铁棍、背棍、高跷、旱船等活动配合在一起,并有锣鼓队和民乐队吹奏,使节日气氛更加浓厚。
冰山
冰山
榆次六堡镇,旧时夏季多有冰雹。村民们为了驱雹消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农作物有个好的收成,便在春节期间制作冰山,在冰山上设庙立佛、摆祭品、烧香祈祷。
制作冰山的技术很讲究,多在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之际。每年农历腊月初一,村民便开始制作冰山。他们用一条专用的大木板凳,在四条凳腿上绑扎椿树枝,再用一根8尺檀木横穿凳中,两端悬挂在两米高的叉架上。从初一夜间开始,用茶壶向凳面和凳腿椿枝上徐徐淋冷水,直淋到次日黎明。三天后,再在凳两旁淋两条对称的冰柱,淋至初八早晨,将木凳上下翻转倒置,诸多冰柱即成为冰山山峰,板凳两旁的两条对称冰柱,又粗又长,视为旗杆。为防倒翻,板凳下系巨石,并用彩绸环绕,观之好看。冰山的主体做成后,在冰山上雕制殿堂,殿堂内供“弥勒佛”像,冰山间装点花草树木和猕猴,并用彩色的水进行点缀,使观者如临锦绣深山境地。巧妇们则以各种各样的面塑为祭品,有动物、瓜果、蔬菜、食物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到节日期间,冰山由多名壮汉抬至街头广场,供村民和游人观赏。如今,冰山的制作工艺,已成为晋中民间的奇观之一。
本期《人文读本》参考晋中市史志研究室资料,文章内容有增减,由本报记者张颖整理,图片由本报记者杨洋、程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