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10-25
昔阳县城西八里,有个李家沟村,整个村落坐北朝南、靠山而建。村庄三面环山,村前一条四季河水环村而过。全村面积约6.5平方公里,户籍在册人口约1100余人,常住人口约800余人。村里李、赵、田姓为大姓,其中李姓约占总人口的40%。
李家沟置村何年,现在尚无明确考证。传说汉孝明皇帝差遣郎中蔡愔选建开化寺地址,行至此地见已有人烟定居,且山形地貌呈龙凤呈祥之势,确认为风水宝地,即刻定址开化寺于此。从近年发现的金代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墓志铭文,可以确定在那时李家沟已经形成了村落。据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重修开化寺碑记所证,李家沟村此时已经人丁兴旺。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族人是由本县巴洲村迁入本村的。
李家沟村,1947年开始土地改革;1949年隶属昔阳县第一区;1958年隶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8月隶属城关镇;2001年2月隶属乐平镇。2019年6月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内最早的建筑遗留为开化寺,始建于何年不详,寺内现存石碑两通。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李禅师重修开化寺记石碑完整;民国九年(1920年)石碑已经残缺不全。大殿内供奉佛像三尊,寺庙内遗留有大钟和石臼各一。依据村名的特点,村里街巷的名称也大都以沟来命名,前头沟、寺沟、小沟、龙王庙沟、里头沟、西沟、北沟、菜地沟……
村内集中连片现存完好的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西沟、北沟和祠堂街,如李家进士院、老庄窝院、新旧石窑院、大炮底院、楼底院、榆树底院、橡椿树院、烧锅院、贵千老院、高房院、成文院、喜成老院等。田家西沟、北沟各两座院落建筑,共六个大院,岳家三个大院。另有较为分散的闫家、赵家院落约七八座。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太学生李天荣“品重儒林”的匾额,依旧悬挂在门楼原处;人民公社时期的大礼堂还保存完整;“勤俭办社”的砖雕匾额还在生产队部的门楣上方 ……亲眼目睹数百年的时光距离,建筑物散发着浓浓厚重的历史年代感,沉睡多年的物件似乎早已习惯了经年的低调与沉默。
乡村布局的形成,源于顺应自然的理念和与生俱来的自然生存能力。建筑的面容,经时光打磨后的庄重感,具有阅尽沧桑的静谧。每一串院落无论规模大小,被岁月蚕食后都堆积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情绪。置身于历史与现实交错的空间,时光真不知该定格在哪个年代,怎样才能读懂它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以怎样的方式才能完成身临其境的表述。
经五道庙后穿入祠堂街,可见一座高台基的“李氏宗祠”,是清朝光绪皇帝下诏,由时任山东代理巡抚李希莲出资修建的。多少历史掌故与名人逸事,烘托出一个渐行渐远的乡村,在时光背影中投下了一个又一个凝重的身影。祠堂落成的那天,或许就是一个家族传奇故事的开始。
村口那眼古老的轱辘井,水源依然旺盛,村委会几年前又新建起了学校、大戏台、卫生保健室、便民服务楼和老年照料中心,与祖宗的祠堂、寺庙共同承担着乡村文化传承的延续。村口建起高大的牌楼,成为李家沟村最显眼的标志,村前那条小河依旧在平缓地流淌,水源来自仁家垴的后山……
李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