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玖
在祁县东观镇的西北部,隐匿着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小贾村。它东接乔家堡,西眺谷恋村,南邻大贾村,北界姜家堡,东南则与瓦屋村相依。据传,早年有申姓人家在此居住。明洪武年间,有岳、范两姓先祖自洪洞大槐树处安民迁徙至此,村落规模比初建时大了许多。这段迁徙史,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将小贾村的过往与现在紧密相连。
当昭馀祁泽大湖的碧波逐渐退去,露出祁县这片肥沃而平坦的土地时,小贾村的先民们便选择了这里作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休养生息,繁衍生命。
在这里,小贾村祖祖辈辈不辞劳苦开垦土地,种植菽麦粱黍,米稼谷粮,建造房舍,辛勤创业,在这个艰难的过程当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无数个文明的历史文化,一年又一年地传承了先辈的聪明才智,直至今日。
从历史中走来,在小贾村长期流传有这样的俗语:“小贾村不小,大贾村不大。”这种说法虽然现在没有历史记录,但是传承而来的信息印记,可以为小贾村的历史拼接出一幅曾经辉煌的画卷。
小贾村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良田千亩,盛产粮棉,也有便利的交通优势,一条由白晋古道通往川陕通衢的贾令官道由村而过,是古道相连的重要节点,俗称官道大街。
在古时,大街上终日有过往的车马,商贾来来往往,可谓繁荣。这就不得不提小贾村村民的来历,贾为多音字。读gu音时,代表含义为商业买卖,引申为做生意,此处小贾村的读音是否为小贾(gu)村呢?
小贾(gu)村名的来历虽没有历史文字记载,但深入探讨村名来历时,有许多小贾村人都有此种说法,只是因为小贾的贾是常用字,所以后来都习惯叫小贾(jia)村了。
小贾村古老而悠久,很多老人称,原先村庄的规模比现在大多了,就在村北百米开外的庄稼地里,还曾挖出来大型建筑的砖墙。
在古时,小贾村以四条东西大街、四条南北小巷和六庙两阁的格局著称。村南筑有高高的土墙,土墙高约4米、底厚1米开外,不仅可以抵挡外袭,也可阻挡洪水入村。四条大街以现在的官道大街为主,因这条官道街不够笔直,形似一条卧牛,村民戏称为卧牛街。卧牛街由西向东北倾斜,村民盖房都形成了锯齿状。在这条街的南侧,有南北向的南门街,西有平行的成街,再西有小十字街。古时的这条街上,高墙深院,牌楼两进院一个连一个,都是深宅大院,均是挑角门牌。现在虽残破不堪,但仍留存着遗迹原貌,看得出当年的繁华。
在小贾村,各条大街都建有庙宇,村民们有着朴素的传统文化信仰,千百年来都遵循传统礼教。
官道大街东门处是奶奶庙,坐东朝西,庙前植有两株大槐树。奶奶庙塑有送子娘娘,还有百子洞。村里二月二十的庙会指的就是送子娘娘庙会,这一天会有许多人来百子洞,祈求多子多福。
在东门口的东南角还有一座菩萨庙,坐东朝西,庙规置不大。相传二月二十赶会的时候,庙门口用红绳拴一条狗,狗如果比较安稳,说明年景中没有狼(麻狐)侵害;如果狗挣脱红绳跑了,说明有狼侵害人和牲畜家禽,村民便可以据此行事应对。
在东门口奶奶庙的北面,即后街东北角还有一座财神庙,庙坐北朝南,规置与菩萨庙相差无几。而后街西北还有一座龙王庙,小贾村龙王庙规模较大,可与祁县几个村的大寺相比。
龙王庙坐西朝东,庙门前是戏场,有戏台一个,据传戏场方形砖铺地,每块砖上站一人,场内可容纳千人的规模。龙王庙有阔气的庙门、中殿,大雄宝殿威武雄壮,每逢天旱或二月二赶庙会,会有乡民在龙王庙祈雨。西门阁是一座三宫庙,庙较小,所有庙上都画栋雕梁,雄伟而壮观。
在奶奶庙西面不远处是东门阁。东门阁上下两层,下层是洞门,可穿洞而过。东门阁二层檐上挂有铜铃,微风吹来,满街均可听到清脆的铃声。
在官道大街的西门口处是一座老爷庙,坐西朝东,庙门左右有钟鼓楼。老爷庙大殿塑了关老爷的威武塑像。西门里街上有西门阁,东西两庙两阁将大街点缀得规整而富有历史气息。
历史尘埃湮没了多少往事,小贾村的六庙二阁虽只留在老人的口口相传中,但这无疑是村中文化底蕴的一种显示。小贾村自从有了先民,先辈们起房盖屋、筑墙成院、排列成街,一种乡村市井的村庄规模逐渐形成。
关于小贾村的先民,大致都在明朝洪武年间安民迁居时来到此处。一直以来,小贾村均以范、岳、贾三姓人家为主,这些姓氏的先辈们为小贾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开垦土地、繁衍后代,筑坝修渠、发展水利,挖出了东渠、和尚渠、温上渠,以灌溉土地,确保庄稼的丰收。特别是位于村北的旺玉堰,百米长堤高4米有余、底宽3丈,堰顶可行走车辆。村民们用旺玉堰拦住由昌源河从渠里流过来的水以灌溉全村庄稼,堰上修筑了十几个闸口,可将河水引入田间。
在范、岳、贾等姓氏中,范姓家族可谓村中名门望族。明洪武二年(1369年)先民迁至祁县北谷丰村,在北谷丰村生活约两代后便散居四乡,就有了迁居现今小贾村者。范姓迁至小贾村后,依靠辛勤和智慧,发展很快,还从岳氏手中购得了宅院若干,其中还有村中主要街道的阔气住宅。据说,村中有范家的场院、磨坊院、牛房院、花园,可谓卧牛街上半条街属范家所有。
范姓家族发家后,除经商创立家业外,历代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小贾村范氏祖宅的正屋牌楼上,仍悬挂着写有“庭有馀香谢草郑三燕桂,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的木制对联,说明范氏先祖不乏为一代文人雅士,可以证实小贾村范氏家族非常崇尚文化教育。
作为范氏后人,山西丹枫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经理范广俭介绍,在他母亲保存的木箱里,还留存有祖辈传下来的不少医书典籍,这也可以说明范氏一族不仅尚文还医道济世。据传,范绍俊、范绍英堂兄弟二人在北京时,便常以御医身份出入皇宫,为宫人治病。后来,他们回到小贾村依然义务为村民治病,有时候人还没有起床,病人就已在门口等候。范氏族人范永贵行走他乡,经商谋生,在北京菜市口创办粮店等商铺,万和昌、合昌公、瑞昌号都由范家开设。除在京城有商铺外,范姓家族族人还在太原柳子沟开办煤矿,成为小贾村的富裕人家。
小贾村范姓家族不仅经商有道,而且颇有威望,受到众人拥戴。彼时,曾有范敦钰任小贾村保长,他治村有方、办事公正、护村帮社。乡民们为了表达对范敦钰一心为民、大公无私,急村民所急、想村民所想高尚品质的感激之情,乡民提请由李子聪书写“枵腹从公”四个大字的大型匾额送给范敦玉,藉以表达对范先生的感激、崇敬之情。
在小贾村的经商历史上,范姓如此,他姓亦然。岳姓是比较早落脚在小贾村且发家早于范姓的。岳姓人家经商参与的是旅蒙商。在祁县旅蒙商元盛德商号中,岳家人作为大盛魁和元盛德的好搭档、好伙计,在来往买卖中,负责货物的收集启运,颇有名望。贾姓也曾在奉天(沈阳)有自己的商铺,依靠诚信、勤劳,生意同样做得风生水起。
聪明、智慧、勤奋的小贾村人前赴后继,勤劳、俭朴、敦厚、和善的民风和民俗也在代代相传。
小贾村文化底蕴深厚,歌弹舞唱是小贾村村民在劳作之余的精神追求。据记述,唱秧歌、唱山西梆子是他们业余生活的最爱,其特点是参与人数多,流传比较广泛,男女老少都可上台演出。大多数人从小就开始参与学习,许多村民都是十一二岁就跟着大人开始学习文武乐器,以及人物塑造和表演,而且是经常走出村庄学习,向名师学习文武场的演奏。
据村民讲,早在20世纪80年代,小贾村代曼旦、双全旦等艺人就在秧歌界享有盛名。他们的才艺像渗透到骨子里一样,成为小贾村人特有的记忆。比如最早的鼓师贾广维,唢呐、铙钹师傅范桂瑜,铰子贾锡余、马锣岳晋元、小锣贾锡禄、木头搰禄子贾锡寿等,都是一专多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贾村在老一代艺人的带领下,成立解放秧歌剧团,艺人们自筹资金,购买服装、道具,他们的演出成为很多人难忘的记忆。范桂青是祁县百姓熟悉的一位艺人,他十二岁开始跟着哥哥学砸木头,一生爱好秧歌、晋剧,业余时间全部奉献在秧歌演艺事业上,一人可演生、旦、青衣等多个角色。后来,在范桂青的带动下,当地群众有多达五六十人参加演出,加上文武场参演者则有近百人。为了提高演出水平,他们外出学习,请专家进村指导,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红嫂》等大戏都可以全本演出,并多次参加县、乡汇演和比赛,获得众多奖项。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小贾村的传统文化被潜移默化地传承了下来。
正是这些朴素的情感,塑造了小贾村人特有的人格和品性。小贾村流传的两个真实故事,既表现了小贾村人的正义之气,也凸显了小贾村的历史地位。一是申三老婆告状。申三老婆家有个侄女,经父母包办嫁到太谷,做了人家的小妾。男人常年在外做生意,这家的大老婆是个恶婆娘,侄女嫁进门之后,大老婆百般欺负,除了干活儿外,不是缺吃少喝,就是打骂。直至有一天,侄女被打死,尸体还被扔进了深井。当地人知道后把人捞上来,大老婆知道事情闹大,想花钱了事,侄女的父母收了钱后打算私了。但申三老婆觉得不能让侄女这样屈死,于是坚持告官,要求惩办凶手。从县里一直上告到府衙,最后做出判决,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二是范敦玉端坐大堂上。小贾村和长头村经常因争水而打架,有一次打架闹出了人命,长头村有人伤亡。两村闹到了县衙公堂之上。县衙里长头村籍官员借县太爷升堂之际,想当面诉说此事。当他进入公堂后,发现小贾村村长范敦玉居然端坐在公堂之上,与县太爷平起平坐,觉得这官司打不赢,便不再提及此事。后来,范敦玉要求县太爷秉公处理了此事,承担了应付的责任。这两则故事既体现了范敦玉的地位威望,也展示了范敦玉公平公正的行事风格。
时代在发展,但小贾村人仍秉持历史遗风,在新时代村风淳朴,文明和谐,各姓氏相处安逸,过着相互帮助的祥和日子。喜看今日之小贾村,勤劳、善良、敦厚、智慧的人们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创今日之辉煌!
(本文作者系祁县原广电局退休干部,由记者史俊杰根据原文进行整理,图片由记者杨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