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圣殿与恩师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8-30

于健

屈指算来,整整63年了。1961年,我不满11岁,初小毕业升入高小,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瞿秉仁,数学(算术)老师马骏。

那个年代,越小越偏僻的地方,就越是真正的藏龙卧虎之地。2015年应邀筹备榆次二中70周年校庆时,专程看望了年老体弱的瞿秉仁老师,老师记忆中的我依然历历在目,如数家珍。而我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启蒙恩师马骏先生,已经去世有年。

如今的榆次老城,尚存的独立完整的古建仅剩两处,一处在城内,原文庙也就是老门牌龙王庙街4号的棂星门,上世纪70年代老榆次二中的校门。另一处在“城外”(已经消失的老城的城内),原大乘寺的大雄宝殿。

第一次进入大雄宝殿,是1956年的9月1日,5岁半的我由母亲领着坐在一年级24班的最后。那年的大乘寺小学一年级招了两个班,24班和25班,24班的教室在大雄宝殿。这间大雄宝殿还是上世纪30年代老父亲念私塾时的学堂,哭闹不止的我最终还是1年后才正式做一年级的新生。后来,大雄宝殿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升学第一课的特定课堂,也就成为同学心中的圣殿,心灵永远的归宿。

名如其人的马骏老师,高挑的身材,抑扬婉转的太原口音,俊朗潇洒。63年过去了,依然如昨。数学(算术)老师开讲第一节课的不多,我们班可能是个特例。大雄宝殿内,庄严而肃穆。一身笔挺民国范学生装的马骏老师健步走到讲台,犹如大殿的4根大柱般顶天立地。老师刚从太原师范毕业不久,有着那个年代青年特有的时代气息,从古希腊数学家留世的千年未解的数学难题讲到华罗庚对数学的伟大贡献,以及华罗庚始终未能招到得意弟子的苦恼。不满11岁的我由此触动,遂暗下决心,立志要做华罗庚的入室弟子,解决数学难题。新成立的华罗庚任主任的中国科大数学系,从此成为一个五年级小男孩未来的不二之选。

当时的马骏老师新婚不久,租住在校门斜对过不足20米的一户段姓农家院里稍加改造的马厩,不足10平方米的斗室,简陋但文艺气息弥漫。每天一放学,必定先到老师家。老师布置数学题,指导我练习美术字,绘图纸都是老师备妥的,那时,绘图纸可以算是奢侈品。

此后的5年,2年高小加3年初中,我集齐了所有能买得到的新旧数学参考书,所有能收集到的全国和国际数学竞赛试题,习题集做了一本又一本,各种与数学竞赛有关的奖项得了一项又一项。各科成绩也由于数学成绩的带动,均在大乘寺小学和榆次二中全校范围内遥遥领先,萌动的思维中有了进入数学“自由王国”的感觉。

不二之选的梦虽被历史淹没,但此后的12年,由于特殊时代的使然,从对数学的痴迷转移到了电气技术领域,进入了电气技术的“自由王国”,享有诸如现在“大国工匠”的声望,曾获得山西全省电工技术考试第一名。

有了大雄宝殿的初心,有了马骏老师的第一节课,10年面壁,20年磨剑,半世纪求索,一甲子矢志不渝。这一切,都源自马骏老师63年前在大雄宝殿的启蒙。